2021-07-02

真菌微宇宙:看生態煉金師如何驅動世界、推展生命,連結地球萬物 BY 貳團 popcorn0312

Entangled Life: How Fungi Make Our Worlds, Change Our Minds & Shape Our Futures

一本關於方吉的書。書封看起來很迷幻(蘑菇)就被誘惑買了,沒想到還真的有一篇章在講述相關內容。

書首章從富含氣味的松露說起,動物們如何受它氣味裡的不同組成物所吸引,舉例為財死為食亡的松露獵人、松露犬跟松露小偷。接著用中非森林Aka族人唱的複聲音樂,Women gathering mushroom,比喻菌絲的生長,沒有主唱沒有獨唱也沒有指揮。再來敘述地衣苔蘚,從應用在石蕊試紙到太空環境的生存測試,說明Lynn Margulis與其他研究學者幾經論戰的內共生學說,帶出菌類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使用迷幻蘑菇僅是一例,起始雖無定論,但曾為十四到十七世紀時的Dancing mania事件,提供了另一個解釋;墨西哥與希臘的加冕典禮和宗教儀式中,人們使用迷幻蘑菇開趴助嗨與感受神蹟,直至爾後的產業發展Mind-altering drugs。

作為人們餐桌上食物的植物,與不同的菌類生長在一起,會有不同的變化,像是:草莓的外表與風味,巴西里、茴香、芫荽與薄荷產生不同氣味的油,蕃茄的甜度,萵苣葉裡的鐵與類胡蘿蔔素濃度,朝鮮薊的抗氧化力……等等。養分、礦物質、有毒化學物質和賀爾蒙可能藉由菌類在植物間傳遞。作者延伸共生這個概念主線,講述即便是達爾文的研究裡,也包含了許多業餘動植物飼養戶、私人興趣蒐集與愛好者的貢獻。接續說明植菌教學推廣運動的再次興起,除了與不急迫轉型的環保產業有關之外,也幫助遭阿薩德圍攻轟炸六年的敘利亞人,在地下室種植可自給的食用蕈菇渡過戰爭。

進一步讓人們有感於菌類與生活息息相關,菌絲當作材料,可以製拖鞋跟衝浪板,做展覽用的板材和建築磚塊,可以仿傢俱皮革跟計劃用於造兵營與停機棚。菌類能用以清理海上的油,擷取電子廢棄物中的金。最後說到酵母,讓蘋果汁變Cider,酒精與松露一樣令動物們迷戀,使植物有授粉的機會。菌類默默以各種方式,參與著自然與人造世界的循環。這本推廣菌類資訊的科普書籍,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作者揦迪賽揦得蠻有趣的。即使是描寫相對嚴肅的實驗研究與各方爭論,讀來也很讓人深入其中。從產業,包含松露種植、太空與海洋研究,軍武、染印、香水、醫藥、建築、餐飲,農業及回收業,到不管是內在身體的、還是外在移動運輸的系統,對菌類與動植物們的生活如何糾纏在一起,鋪陳論述都安排得很巧妙。

分享章句:
Composers make pieces of music. These were decomposers, who unmake pieces of life. Nothing could happen without them.
Composers make; decomposers unmake. And unless decomposers unmake, there isn’t anything that the composers can make with.
Fungi make worlds; they also unmake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