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這陣子舉辦了推理馬拉松的活動,這才發現在讀墨的書櫃裡我居然連一本推理小說都沒有,為了參賽,在參考了推理前輩們的意見進行排雷後,購入了宮部美幸的經典作品-模仿犯。
事實證明,這的確是部好看的小說,上下二卷共花了約48小時慢慢讀完,完全沒有讓人感到沉悶或是延宕的地方,這套書雖然歸類在推理小說,但其實精采的部份則在於人物情感與性格的描述,深入又細膩。
在一件兇殺案裡,所謂的受害人並不僅限於死者,死者遺族與加害人的家屬都是廣義的受害人,雖然致命的傷口並不發生在自已身上,但心靈卻猶如被雷射光束全面掃過,留下了無數個肉眼無法辨視的孔洞。每個被遺留下來的人生都因此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各自面臨著不同的人生難題,日日夜夜在糾結與掙扎中沉浮,這些都在宮部美幸的文字中完整呈現,身為讀者的我,感同身受。
這部1995年開始連載的小說,現在讀起來依然沒有過時感,2019年台灣熱門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對於加害人家屬的議題,也有更進一步的延伸,引起了極大的話題,這些作品啟發了社會,讓我們得以思考在「惡」的陰影下,要如何不重蹈覆轍,要如何調適消化,更甚至是如何減少「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