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童話都是內心的投射,只要看懂暗示,每個人自會找到出路。」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時,覺得太棒了!全書二十三篇的內容,都是諮商師與個案的真實晤談紀錄。閱讀跟聽晤談過程一樣,都像是在聽別人講他們的故事,那種相遇一直都是很美好的事。
大約分成三個部分,童話、夢境跟藝術治療。在早已長大成人的年紀對童話很是陌生,書中一次次提起以前聽過或沒聽過的童話,既新奇又陌生。諮商師在聽過個案的經歷之後,巧妙地套用一個可能相呼應的童話,讓個案自由發揮,甚至是改編、延伸,從中發現個案的想法,並試圖使他們自己找到解決內心問題的答案。
而夢境就是獨立創作的童話故事。
夢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看了十幾篇別人的夢,想到自己大二時修過一堂諮商相關的課程,有一次上課是讓大家分組練習,進行釋夢工作。當時我扮演的是提供夢境的人,是一個從小做到大約高中的大夢。夢境如下。
「我在我家社區的游樂設施玩,那是一個不小的建築,我站在至高處,是那種一根細細的圓柱,沒有任何依靠,平常的我單靠自己的力氣是爬不上去的,但在夢中我就站在那上面,而且跳了下來。」
夢的最後都伴隨的自由落體般的驚醒,從前都聽信傳言說是在長高沒特別想過,經過那堂課後發現,自己在講述夢的過程中,多少都會自我解讀一些過去不曾想到的觀點,每講述一次,就多一些新的想法,這不就是諮商想達到的嗎?透過一次次的衝撞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想法,試圖挖掘自己苦難的原因,並希望在充分了解過後從中找到救贖。
最後藝術治療,書中提到一個關於大蜘蛛的惡夢,個案在嘗試畫出大蜘蛛的形象後,發現好像也不是那麼懼怕了,也沒有想像中大。那是一種對未知事物重新認識的過程,在對話中再次定義對惡夢中人事物的想法,找出自己真正懼怕的,並勇敢面對它。
這是一本極度發人深省的書,不是說內容給了多少人生大道理,而是在一個個他人的經驗中,試圖尋找與自我的連結,是一條更好理解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