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位老闆,他家前面的沙灘,就是以他祖父的名字命名的;我也看過我另一位老闆為了處理事情,去拜訪大僑領。只要大僑領願意幫忙,事情很快就成了,畢竟很多老政客都認大僑領當乾爹,有關係就好辦事。
只是別認為每位老華僑都是好心幫忙,老僑吃新僑的血淚故事,時有所聞。
本書記錄日本華僑的思維,有些思維確實反直覺、反人性,他們在政界、商界有一定的影響力,真令人好奇當年是誰啟發他們這樣的思維方式?
摘錄他們部份有趣思維如下:
若你的目的是跟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來往,跟對方借錢是好方法。
華僑以這東西是否會生錢為判斷基準,享受購物樂趣。
華僑認為犒賞是絕對禁止的行為。他們只有一個目的,買體驗。
要求回報不是壞事。
擅長買東西的華僑都了解,店家很希望客人殺價。
大方殺價,就能和店員變好友。
華僑的結帳技巧,以出人頭地為目的。
花錢就是買經驗,這才是正確的觀念。
賺十元給周邊的人八元,自己拿兩元。
讓別人賺錢,自己反而獲利。
從可否回收角度思考子女教育。
沒信用就無法借錢,銀行或朋友願意借你很多錢,代表你是信用度很高的人。
借錢不過是先跟金融機構或投資人籌款,實現未來利益。
華僑計算公式:總收入(營業額)=每人消費額(客單價)-平均獲客成本-平均服務顧客成本X顧客數X每年消費次數(購買頻率)
每個生意只拿一成就夠,若對方沒拿九成,自己連一成都沒有。
不刻意宣揚自己有多努力。
只要你認為對方比自己強,就盡量幫對方。
有些話,得客戶說,不能自己說。
透過他人之口,讓自己意見輕鬆實現。
減少投入資源,就是決定不做什麼。
立刻修正,才會成長。
只要站在整體角度看,就不會因細瑣小事而沮喪。
麻煩的事才能賺錢。
找出麻煩的事,將會拓展你未來的可能性。
現在的壞事,可能是將來的好事。
讓利給別人,是為了打造邁向未來成功的臺階。
想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注定要成為被人操控的人。
有錢拿錢,有經驗學經驗,沒有經驗就當朋友。
不要搶奪部屬的功勞。
沒好好對待部屬,事業必走向毀滅。
打不倒對方,就讓他走在你前頭。
把注意力放在沒有興趣的人身上,你才會看到真正的優點。
養成做任何事都會思考資本使用效率的習慣,就會引導你邁向成功。
與其奮起再戰,不如繞道而行。
不和菁英一決勝負,找出自己的戰場。
沒有資本,就用知本(智慧、知識),一決勝負。
想成功,要爭取第三名。第一名和第二名競爭太激烈。
理解陰陽思維,就能輕鬆獲勝。
利用想像力,從模仿成功者的內在開始做起。試想如果是他的話,會怎麼想?
出人頭地的人,懂得在最順利的時候,設想最糟的狀況。
智慧有高低之分,價值高的是避損害的智慧。
機會到手後,應該把下次機會讓給別人。這樣才可使自己全身而退。
養成思考習慣,令你覺得恐怖的東西就會大幅減少。
不在意大家所謂的常識,只要不犯法。你都可毫無顧慮的打破常識。
把目光集中在利和理的差別,你會發現沒有那麼多值得生氣的事。
失敗應該高興,因為你又多一個話題。
雜種馬反而有更多勝利機會。
看著對方眼睛反而會被騙。華僑都看嘴巴。
話說得越多,離出人頭地越遠。
華僑會自願且積極想成為奴隸。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不建議仿效插隊,但要有學習插隊的氣魄。
華人說話誇張的程度是世界第一。
別問為什麼,要問:怎麼會這樣?
讓對方主動問你為什麼,可以大幅提升對方對你的信任度。
只要持續施小惠,就能到處賣人情。
不好意思賣人情,就替他加油。
失敗和勝利要像套餐,成套販賣才行。
華僑知道大家都喜歡甜點,所以肯給。
有人望的人,一定也是懂得自我控制的人。
華僑重視效果,而非效率。
突發狀是提升自己的絕佳機會。
華僑不主動拓展人脈,而是人脈自動開枝散葉。
人際關係基本就是利他。
不用考慮對方方不方便。但一定考慮對方能否得利。
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基本盤。
有錢買不到有錢人的教導。
只要能攻克主管喜愛的餐廳,你就能擄獲主管一半的心。一頓晚餐費就可能改變你一生。
越常被使喚,就賺越多。
如果你希望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至少應跟有潛力成為黑馬或看起來不起眼的人交流一下。
討厭他還跟他學,你天下無敵。
請朋友吃飯也是一種投資。
華僑處世之道:不被喜歡、不被討厭、要被利用。
善用“老實說”,就能輕鬆向對方問出實情。
華僑不說別人壞話,但會聽別人說別人壞話。
知道別人好惡,就能輕鬆操控對方。
無人競爭的地方,機會才多。
華僑不邀對手來自己公司,而直接拜訪對方,目的是讓對方掉以輕心。
規則變多,氣勢就弱。
想辦法不讓弱者觀察自己,不要顯露自己強項。
愛一個人的最高表現就是出人頭地。
追著已經流行一段時間的趨勢跑,通常只能當落後者。
辯不贏就閃,別浪費時間。
贏不了就樂在其中。
排名第一的資質是堂堂正正、對任何事不動心,而且充滿寬容。
真正的失敗是什麼都不做。
使對方有贏的感覺,你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