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認,光看這個書名,我就沒什麼興趣,甚至覺得莫名奇妙,為什麼要睡覺?不就是睏了就想睡,這是生理需求,這跟問我為什麼要吃飯一樣,不就是餓了就想吃是一個道理嗎?看完本書後,我完全改觀,睡眠絕對不單單只是一個生理需求,當然,也許你早已聽過一些有關睡眠的好處,諸如多睡皮膚才會好、睡飽比較不容易胖、有午睡比較長壽、睡一覺後讀書能增加記憶力等等都市傳說,又或許你也覺得睡太多等於懶惰、晚睡晚起是不好的習慣、犧牲睡眠去工作是勤勞的象徵,上述的例子,本書都有用科學的方法去證實或打破謠言。
作者依據睡眠結構,主張人要睡滿8個小時。睡眠結構簡單來說是由二種睡眠的型態組成,即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這二種型態的睡眠各有各的好處。這二型態在晚間睡眠時間,以90分鐘為一週期交替出現,但是前後半夜比例不同。這代表什麼?如果你必需早起,那麼犧牲睡眠後半段的結果,就是少了快速動眼期帶來的好處;如果你必需晚睡,那麼犧牲睡眠前半段的結果,就是少了非快速動眼期帶來的好處。
完整的睡眠能夠延長壽命、增強記憶、降低貪吃慾望、不得癌症、不失智、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甚至讓你更快樂、減少憂鬱等等,整本書都在說明睡眠的好處以及剝奪睡眠的壞處。更有報告指出,每晚平均睡眠少於7小時的人,相較於每晚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為國家帶來巨大的財務損失,睡眠不足奪走大部份國家超過2%的GDP!假設讓國民睡飽,並把這2%GDP投資在其他用途,何樂而不為?不幸的是,我們台灣還停留在超時工作的泥沼裡,還沾沾自喜我們是勤勞的國家。
以Nike和Google為例,讓員工採取有彈性的上班時間,甚至設置午睡艙讓員工睡午覺,增進員工的健康,激發創造力及生產力。這些公司深知睡眠的重要性,而且已經證實這樣做能帶來更多的獲利。
最後,作者有給一些建議來改善失眠者的睡眠,但如果有睡眠睏擾,不妨求助睡眠專科醫師,而不要找家醫科醫師,因為家醫科只會開安眠藥,這種靠藥物的睡眠,無法帶給你上述二型態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