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是一本讓人深受啟發的書。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所有關心窮人的人,也適合關心理財的人,更適合金融業從業人員,因為你的專長有機會幫助社會上最辛苦的這群人,改善他們的生活。
這本書由四位作者合寫,作者群走訪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村莊進行一年期的訪談,利用「財務日記法」協助受訪家戶記錄每天的支出與收入情形。日記呈現了出乎意料的複雜財務生活:窮人除了工作收入外,會大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財務工具,例如親友借貸、互助會,或是較正式的銀行微型貸款來周轉各種生活上的金錢需求,不僅能應付日常所需,還能存下緊急預備金並做出投資。
坦白說,讀書之前我有些半信半疑,如果如本書所述,全球有將近四成的人,每天只靠不到2美元的生活費度日,是要怎麼理財?連吃飽都成問題,哪裡來的「窮人的財務組合」?
但是透過大量的調查、訪談與案例分析,這些家庭的記帳日記,的確讓人大開眼界。他們不僅能儲蓄,透過微型金融工具,可以理財也可以投資,為了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十分努力省下僅有的金錢。
這本,讓我們走入這些位於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家庭,去窺見他們真正的生活樣貌,看見他們最真的需求,很令人不捨與動容。全球金融業者不要只關注富豪了,想想自己的專業、使命及社會責任,如果能為窮人設計良好的微型金融工具,有可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我們應該睜開雙眼看看這世界上的貧困家庭,過著如何的生活,思考我們可以盡什麼力來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