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操控你的行為?答案不是你,而是你體內的科學。
一直以來,人類總相信自己對自身有完全掌控權,但其實我們可能連喜歡吃什麽都無法控制。小從對食物的喜好、選擇什麼的伴侣、容不容易物質上癮、是憂鬱還是樂天,大到對社會體制的想法,其實可能都由不得我們決定。我們的意志能夠自主操控的範圍,其實比你所想的還要少。
那究竟是誰凌駕在我們的意志之上,控制著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呢?答案是基因、微生物及各種生物化學分子。
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教授、《科學人》等媒體的專欄作家比爾.蘇利文將藉由本書到各地的科學實驗室,探究近年在科學上的新進展。他以輕鬆的筆與生活化的比喻從表觀遺傳學、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等面向,打破我們對自身的迷思,並注入新解。
例如:
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當沙發鈴薯?原來可能不是因為好吃懶做,而是基因搞的鬼。
為什麼有些老人脾氣特別暴躁?原來可能是因為長年吞下的抗生素,殺死了腸道細菌而導致。
為什麼原本活潑溫和的人會突然性情大變?原來不是因為著魔,而是得了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為什麼父母經歷的恐懼會對小孩甚至孫子造成影響?難道恐懼會代代相傳?
為什麼有些人崇自由,有些人比較保守?原來可能不是因為環境或教育,而是腦部結構不同。
整本書分為十個章節,從引言「見見真正的自己」,開始瞭解自己的身體、喜惡的味道、胃口、癮頭、情緒、心中的惡魔、自己的伴侶、自己的心智、信仰、人類的未來,最後看見全新的自己。
人類從很久以前就認為自己是自由行動的,但是現在我們瞭解到幾乎所有的行為都不是出自於本身的決斷,而是受到了木偶線的引導與限制。其中一條線是DNA,另外的線包括了表觀遺傳、微生物相和意識。
標題很像雞湯類或是心理書籍,但實際上是在說明基因如何影響著我們;我覺得其實和命理書籍的說法一致,你的人生在出生的那一刻,一切都注定好了,能夠努力的很有限,會讓你產生想要努力的念頭,也是基因影響,你的人生會做任何的決定,也都是基因影響我們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