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透過一些哲學理論探討死亡與生命之間的關係。
閱讀本書,就好像與作者親自對話、聊天一般。
雖然作者本身偏向唯物論,但並未強制向閱讀者灌輸相同觀念,而是透過討論、引經據典的方式,,提供各種思想、各種可能,以及作者自己的想法。
探討死亡,便無法避免跨入形上學的領域。
因為現今的科學雖擅於探討客體與客體的關係,但對於主體的探討尚須依賴神學、哲學。
死亡像是一扇無法回來的門。
進入門裡的人無法將所見所聞告知另一側門外的人,而門外的人也不具有觀測門另一側的能力。
所以要回答死亡的本質,似乎是一道永遠無解的難題。
歷史上許多思想大家都挑戰過這個難題,但從未有人得於生前真正觸及解答。
死亡,似乎是哲學的終極目標。
好似真理之門,當你要交易死亡真相時,所需付出的代價便是你自身的存在。
作者透過唯物論、唯心論、一元論或二元論將死亡相關的議題分解出各種可能性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