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大港的女兒 BY 貳團 Lin

一開始就從王家爭產事件拉開故事的序幕,登場人物之多,我還以為這是一本豪門恩怨的故事,而隨著劇情推演,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敘述台灣歷史的小說,透過陳柔縉的文字,彷彿跟著主角們一起走過日治、二戰、戰後國民黨 政府來台,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時期。
大港的女兒,我想指的就是主角孫愛雪,出身於日治時期苓雅寮的她,父母都是老師,家裡還有幫傭,家境蠻好的,她從小接受日本教育,說著日文,進日商工作,但隨著日本戰敗,原本熟悉的一切,開始被其他文化、文字取代。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跟著愛雪長大,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政府轉換到國民政府,「愛雪的世界,迎來的新,多半是疑惑、懊惱與撞擊,及相送走的舊,卻充滿不捨的回憶與淚水」。
「本來以為暫時才是亂世,沒想到,所謂『光復』,更亂世。」
在光復初期,缺乏物資,物價飛漲,國民政府的作風也讓台灣百姓受不了。接著發生二二八事件,那一晚,街上有許多女人的哭聲,想必是帶著死去的丈夫或兒子回家。而同時為了躲避白色恐怖,她的父親離開前往香港,從此音訊全無。不久後,她的丈夫遠赴日本,接著愛雪也到日本與丈夫團聚,展開人生另外一段故事,在日本做生意,而用這些資金支持台灣的政治發展,以及海外學子。
孫愛雪的故事原型是曾任「在日台灣婦女會會長」的孫雪娥女士,故事內容虛實夾雜,雖然不是很熟悉這段歷史,但陳柔縉的文字與歷史底蘊,以及她為了撰寫這本書,曾親自到東京採訪孫雪娥女士,歷時五年,讓整本書讀起來,人物與情節更增添真實性,尤其是孫愛雪堅忍不拔的個性、靈活的腦筋,讓我實在佩服人在異鄉的她,在商業經營上,有非凡的成就,同時也很意外她無條件支持丈夫,不過問太多,從我的角度來看,她無私的貢獻也著實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