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因連續大量說話聲音出了狀況,想要試著找到聰明發聲的方法,沒有細看簡介只憑書名就先在圖書館預約了這本書。
聲音除了與天生的發聲有關,也和人的性格有關。本書便是以心理學家榮格對人的原型解析中,使用其中九個主要常見的原型,包含天真者、凡夫俗子、英雄、梟雄、智者、丑角、情人、照顧者、王者。並從中解析各自原型的人格特性、聲音特性、合適的應用情境、如何優化該原型的說話技巧、以及面對哪一原型性格的人可以如何回應等面向。
雖然書中部分段落附有QR code音檔讓讀者練習辨識,但畢竟文字閱讀一半又要掃描,總是覺得思緒被中斷,因此我仍然先以文字閱讀為主。但畢竟是討論聲音的書,只透過文字敘述解析聲音,雖可想像但總少了一點臨場感。不過作者文筆流暢,且引用了非常多戲劇及人物特性對照書中講的原型,若是剛好是讀者看過的戲劇,會有很多共鳴。但建議需回頭對照書本與戲劇重新聆聽,否則恐怕只會落在只記得角色人物,但對角色的聲音記憶是模糊的。而書中也有練習聲音表現的文本,但我自己認為有些說話的方式,會有因應情境脈絡及互動對象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僅就單一句子練習會有些單薄。
以當初閱讀目的來說,我並沒有得到太多我想知道的答案。但明明看似是工具書,作者卻將每一個章節主題圍繞著九大原型、以人的性格去作為書籍架構撰寫,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反而,覺得像在閱讀一本跟聲音有關的大眾心理學。我反而對於作者用戲劇人物解析人的性格表現讀得津津有味。
與人對談,不僅聽懂他的語意,也能推敲出他聲音表情裡展現的性格,再給予合適的回應。若是能因此讓溝通變得圓融,提升溝通品質,那就再好不過了。而不只聽,還能夠心、口同步合一的說,那麼,搭配傳達的語意,也能更準確發揮說的影響力。我想,這是這本書主要想要傳達的精神。
自己曾經聽過一個內容蠻優質的PODCAST,但是主持人聲音讓人覺得他好像被逼著來做節目的感覺,有著厚重的壓迫感,聽了幾次覺得主持人說話方式並沒有調整,取捨後決定退訂。PODCAST盛行的年代,對於有興趣製作相關節目的讀者,不妨可從書中先了解自己的聲音特性與說話方式,或許也可以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節目屬性、吸引聽眾的說話方式。若說文字是能帶給我們力量,那麼聲音就像是給予另一種共振力量,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