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生活,最是需要一本簡單、純粹的書;若能做到文字凝鍊卻不刻意雕琢,平凡中見情感悠長,也許正是每天為了確診數字、家人友人狀況煩心的當下,最好的解藥。陳偉棻的入境大廳,正是這樣的一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推薦文說的精確:這本書是靠岸補給,陌生人的善意,是重返航道之前那熱湯一碗。
作者歷經多年來在美國、香港、英國為了求學和求職的飄泊,我原本預期翻開這本書會看見色彩斑斕的萬花筒,映照充滿異國情調的種種軼事。但其實這本書寫的是最可貴的日常小事:身處異鄉同樣要面對日復一日的日常,甚至也沒有餘暇旅遊觀光,大抵出門採買、工作、送衣乾洗、租屋、搬家、求職、在研究室工作,這些瑣細的光影就是全部了。
異域流轉,陳偉棻的每篇散文,其實寫的都是對家鄉情真意切的思念:「入境大廳」寫英國希斯洛機場一對接機的老夫婦,但最終她談到「每個人的禮物都不同,我也等到了我這一份」。
陳偉棻用溫柔的筆觸和乾淨的眼光,細細梳理這些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是最重要的小事,讓我覺得,如此日常平淡的生活也不簡單,不見得要追求眾人欽羨的輝煌成就,懂得好好安放自己、踏實生活也有意義,是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很喜歡她對過日子的詮釋,下面摘錄深有共鳴的兩個段落,分享給大家:
「『可以過』的日子究竟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對我來說,可以過的日子是踏實的日子,是有連貫意義的日子,每天醒來願意接起昨天未完的日子繼續過,晚上睡下之前知道明天沒有懸念地也要接著今天沒過完的日子過,有這樣的心甘情願,日子就可以繼續。」
回台解隔離後的第一日,陳偉棻寫下:「有人說過,回頭看經過的日子,會發現,經歷過的好事肯定比壞事多得多,才能走到今天。我相信是的。今天早晨,我戴著口罩,背著包包,感受到天氣涼爽得像深秋,樹梢卻有春天的綠意。面對未知的疫情,大家團結的用口罩抵擋,緩和了草木皆兵的肅殺。我知道今天可能不是最好的一天,但是,只要今天的好市多過壞事,靠著這些好壞相減之後令人珍惜的幸運餘額,我們便能打起精神,往下再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