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原子習慣》旁徵博引、告訴你「為什麼」的理論,《複利效應》同樣在講習慣帶來的時間複利,卻沒有太多理論,用盡一切說服你「就是要去做」(我覺得就是一本雞湯書)。書裡舉了很多例子,有比喻、也有實例,比喻很淺俗易懂,但實例的部分有點無聊。其實裡面講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可以從身邊親朋好友中看到——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
從前言開始,作者就寫道:
> 成功沒有秘方和捷徑,你不可能每天花兩小時上網,一年就能賺到20萬美元。你也不可能在一週內減重15公斤,或是用一瓶青春霜,就抹掉你臉上二十年的歲月痕跡。世界上沒有神奇小藥丸可以挽救你的愛情生活,也沒有任何聽起來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速效方法,可以幫助你獲致持久的成功。
後面也常常提到不改變的惡果:
> 要是你厭惡辛苦工作、紀律、承諾,那就坐回去打開電視,把希望寄託在下一檔廣告吧——如果你有信用卡的話。
或是像這段:
> 你早就知道成功需要什麼,不是更多資訊,如果只是更多資訊的話,所有可以取得網路連線的人都能入住豪宅,練出一身結實肌肉,自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你需要的不是新資訊或是更多資訊,而是一套新的行動計畫。
從這三段話應該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風格,以下簡單摘要作者對於根除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根除壞習慣的五個策略`
1.辨識觸發原因
釐清每一種有害行為的四個W(Who、What、When、Where),例如你跟哪些人在一起時容易飲酒過量?什麼情緒最容易引發你最糟糕的習慣?你跟誰在一起時會感受到這些情緒?什麼情況會讓你的壞習慣浮現?
2.動手改變
丟掉你屋子裡所有你不需要的東西(酒或是零食)、取消訂閱所有信箱裡的EDM或廣告。
3.找東西取代
檢視你的壞習慣清單,可以怎麼改變以減輕傷害?你要用比較有益的習慣取代,或是永久除掉他們?前者可以是更換成更低卡的零食、改吃健康食物、氣泡水等,讓你漸進式改變習慣。
4.逐步擺脫
對於存在已久的習慣,逐步鬆脫的方式可能更有效。有的時候是為了避免戒斷症狀(例如咖啡因)。
5.一次解決
人們一舉改變許多壞習慣,反而更容易改變生活型態。
`培養好習慣的六個方法`
1.做好準備,迎向成功
新習慣必須和你的生活風格契合,主動築好防堵牆。
2.思考加法,不是減法
以飲食為例,重要的不是你被剝奪什麼,而是思考你能吃的東西;以興趣為例,為了戒掉看電視,找一項一直想培養的嗜好來取代。
3.公開當責
告訴你身邊的人你想做什麼,把消息放出去,讓大家注意你的行為。
4.找個成功夥伴
兩個人攜手邁向相同目標,是最有力的方法之一。找一個巔峰表現夥伴,或是找個夥伴一起討論、執行。作者有一個「巔峰表現夥伴」,每周五早上11點會有一個30分鐘的電話會議,交流彼此的成功、失敗、困境、頓悟,徵詢必要的反饋,並且要求彼此當責。
5.競爭&同袍情誼
友善的競爭能激發好勝心。例如:公司內的走路步數比賽。
6.慶祝:安排慶祝的時刻
享受一部分的勝利果實。你必須每個月、每週、每天為自己找點犒賞,哪怕只是小小的獎勵都好,肯定自己堅持新的行為。例如散步、泡澡、閱讀,或是按摩、大餐。
網誌:https://afootrain.wordpress.com/2022/06/14/thecompound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