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書是1969年出版,距今也已經50年以上了,但是書中所描述的種種不適任現象,在自己所處的職場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案例,非常能夠感同身受。
作者的幽默在書中處處可見,像是每個案例裡面的假名命名方式(譯註有寫出命名巧妙之處這點很不錯),或是精準指出事實的句子:「會完成工作的人都是還沒升到不適任職位的員工」、「每一個成功機構的高層中,都有一堆不可雕的朽木」(雞肋升遷)、「不適任的數學定理:不適任加不適任等於不適任」我都蠻喜歡的。
書中提到每位員工到最後都會被升到自己不適任的職位,但又要怎麼意識到自己已經到最終職位了?所以本書提了一些不適任的現象,讓你自行判斷自己目前的症狀究竟是患了最終職位症候群,還是只是假性成就症候群?就連我心裡想著:「像我這種胸無大志不想晉升的人又該怎麼辦」,本書也提供了營造假性不適任的解決方法。
看完本書後對於最近在職場上遇到的事情會比較釋懷,可以用客觀的角度來觀察,也能鞭策或提醒自己,而且字數也不多,能很快認識彼得原理,是還蠻不錯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