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白話文運動,顧名思義的很白話的直接用各種社會上容易產生爭議的案件來介紹法律條文。
例如YouTuber做惡搞影片雖然可以博得觀眾一笑,但後面可能是否侵佔到商標權?對商標持有者的後續影響?
警察行使公權力時,要如何同時兼顧人權與限制可能發生的犯罪行為?
另外新聞上常見的各種感情糾紛的案例也有在書中提及。
我覺得這本在說明案件發生的原因上面簡潔有力,很容易讓讀者進入狀況。重心放在說明結果,但不僅僅是寫出判決的內容,同時也解釋了法官判決的理由與對應的法規。每一篇的篇幅跟結構都劃分得很清楚,中間偶爾還會有插圖,整本讀下來非常的順。
另外查了一下裡面的每件案件其實公視也有影片版,有興趣的人可以到青春發言人的官方頻道看看。
“ 在新聞媒體報導中,常常會聽到「過失殺人」這個詞,但是其實在法律上並沒有「過失殺人」這個概念! “
“ 每個世代中所重視的價值觀與習慣的媒體平台都不同,不能單單以一個世代受眾的重視的價值和偏好來完全否定他方所重視的事。 “
“ 高院更一審法官也在判決書提到,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的一句話:「愛不是占有,也不是被占有,愛只在愛中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