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 BY 貳團 齡仟

本書內容即作者分享他嗅聞樹木/木製品的經驗談,雖提及的樹種非臺灣常見樹種,然因作者將自身生活經驗融入欲介紹樹種的故事之中,故讀者可在閱讀過程探尋到自身曾體會過的相似經驗,於我算是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一直在作者的敘事與自身經驗裡往返。透過一篇篇的敘事,除能增廣見聞外,亦會深究人與樹木間的關係,整體而言應當是利大於弊,弊的部分我甚至僅能想到異香(不好說臭味,因為味道的香臭很難界定),有些樹木在繁殖期會有異香,是為吸引傳播媒介(昆蟲或動物)而釋出的氣味,只要想到是為了繁衍下一代,就勉為其難地忍受一下,且只是困擾一陣子,倒也不是多大的壞處。
另其中一個嗅聞法多數閱讀者們應該很有感,即嗅書,作者自小就愛聞書,甚至有自己的喜好排行榜,身為菜鳥閱讀者,確實能體會翻閱書籍時每本書不同的氣味,但於我也就僅止於此,沒有再深入研究過紙張原漿原料不同、印刷技法不同等等會有怎樣的氣味變化,甚至未深究記載在紙張上的歷史。《書》正巧是最後一章,作者的文字讓我讀來深有感觸,在此與諸位分享。
"美國女作家Maya Angelou形容她童年時期造訪圖書館時,能夠「呼吸到世界」,因為閱讀能夠予人不可思議的解放感。對所有讀者而言也是如此。我們閱讀乘著油墨與紙張從其他時空來到面前的文字時,我們的心靈會隨著文字去到他方。我們也透過油墨與紙張呼吸外在世界,跟書本的實體與生態根源產生連結。"
"翻開書本,用心嗅聞:文學與樹木、造紙廠與油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_我們呼吸整個世界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