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柔易讀,25歲以前-30歲以上的需要,於孤獨、對的人、夢想、自己、家人、生活的思考。
孤獨、生活
是一群人狂歡後的空虛、
是薪資一半的蛋黃區精緻租屋,房東說漲說趕說搬、
努力對另一半說心事,
他卻說我不懂你。
因為害怕,拼命工作賺錢、
面對的半生不熟的人際、
與生疏的「朋友」聚會、
回到精緻窮的小租屋裡,
呼出鬆了一口的氣,
卻忘了休息也是需要努力。
這麼拚搏聚集孤獨的生活,
為的是什麼。
過去的年輕憧憬,
死於再怎樣努力都存不上錢的假精緻、死於人際交往利益才是緊要、死於把生命健康浪費在水泥叢林,換得「真正美好」遠離。
對的人
「沒有物質條件的愛情,最終都會破碎。一起貧賤的愛情,很高尚,但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人唯有在擁有獨立的經濟條件後,思想情感飽足才有餘力照顧他人,才能擁有純粹的愛情。」
幸福-在理性規劃的日子裡,
當一個情感氾濫的戀愛傻子。
不將就也不虧什麼,
單著等待的日子
我們終將更認識自己,
更懂得優先照顧自己。
自己
放下人際間討好,
別人讚美與否,淡然視之;
接納缺點共存、放大自身優點真心肯定,學會關係中灑脫果斷,不需要不適合的填補,成就自己。
那陪著自己東征西討的內心,
終將欠著它一句「對不起」
讓你跟著受累了。
家、夢想
帶著這句和自己說的對不起,
他選擇回到家人身邊慢活
原生以愛知名情勒,
那份不懂源自家人之間的孤獨愛
媽媽不斷付出、掏空的愛,
很是沉重
30歲後,他希望媽媽也能好好體貼自己,只有當她感覺被愛後,才能從容愛人。
當日子從容不迫,才感覺人生自由,而這份幸福便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