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花葬 BY 貳團 Vincent Ryan Lai

秋冬午後砌一壺茶佐書,起初還有雨聲與茶香,再拿起茶杯時,只有冷茶的淡香與微澀,如同這本花葬一般。


這本書很難說是標準偵探小說,畢竟劇情與案情都是心證而非物證,閱讀上也無需費心思考兇手為何,而是靜靜地隨作者分花拂柳娓娓道來一個個曲折的人間異語。每個短篇都有一種花貫穿故事,伴隨哀憐的故事展開花凋花葬。


所有的故事背景都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末期。正好是日本從幕府時代急遽西化到轉向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蓬勃發展,民主綻放,卻又暗藏貧富差距,政府腐敗等陰暗面短短15年的大正時代,宛如花開花謝一樣的短暫,作者連城三紀彥的花葬就描寫了這樣的時代


桔梗之宿 本書的第二篇,也是讓我完全沈迷的故事。

年輕的警察隨前輩進入花街查訪命案。死者手中緊握著桔梗。這本正是全書的基調,天涯淪落的男女,渺小的願望與扭曲的愛戀鑄成的殺意,一切包裹在濃郁的文字中



白蓮寺,返回川殉情,夕萩殉情則是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故事。

成年後的「我」,幼時回憶的片段如蒙太奇般不斷閃現於腦海:母親刺死男人的剪影與飛濺上只們的血跡,白蓮寺火場裡無聲電影般飛散的火星與圍觀人群和母親。回憶追著「我」尋著過去的自己,拼上自己的記憶拼圖,拼出終極愛之形態。


返回川與夕萩殉情

都是殉情,卻又大不相同。一個天才頹廢,宛如太宰治的詩人不只一次偕女子殉情,背後的故事是?

夕萩則是純粹的愛戀。身份差距男女主角隔著日式紙門無聲訴說悖德之戀。儘儘一張紙,卻比山還難跨越

夕伸出手,按在紙門上。紙門彷彿沐浴在營白雪光忠,清晰刻畫出夕的纖指,手的影子輕撫紙門,拼命尋找慎之介的身軀。慎之介以指尖相處,掌心與那掌影疊合。夕的手影,雖被木格子打亂,仍為尋覓慎之介的手而游移。慎之介的手也追隨她纖細的影子。終於,夕轉動景象,將頭髮以上紙門。

中間一到薄紙門成為唯一的辯解,兩人以幾近犯罪的方式纏綿。

這三篇故事好的不只在於美,或有敘述詭計,或有物證人證,本身確實還是偵探小說。


在花葬之前,我從不知偵探小說可以這樣寫。推薦給想試試不一樣犯(愛)罪(戀)小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