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頗紅的台灣作家,吳明益跟陳思宏,作品都有被英譯,我其實不太看台灣作家,因為不太看文學,知識性的東西又比較喜歡看翻譯的,所以對以上兩人都不太熟悉,決定先從陳思宏開始看,問了一下群友,就借了《佛羅里達變形記》。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作品,但跟本書感覺沒什麼關係,唯一有關聯的可能就是「變形」及「諷刺」而已。
很喜歡作者的文筆,喜歡他對性的隱喻描寫,感覺很像紅樓夢的手法,句讀之間會用韻,很多句子若能唸出聲都很有趣,這是翻譯作品做不到的。
但不確定他想表達什麼?要說青春荒唐變形嗎?還是控訴文憑社會及恐同的過去、諷刺宗教組織、高社經家庭中地毯下的醜態?還是什麼其他的。
然而還是一個老問題,為何我要花時間看文學,每次看完總是陷入一陣負面情緒裡,文學似乎是拿來照亮人性與社會黑暗面專用的燈,燈不開看不到就好像不存在,燈一開就看得太過清晰,難免難過一陣。
我看完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看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