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謝謝你的指教:哈佛溝通專家教你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 BY 貳團 張君豪

在生活中,跟人交談就幾乎會收到回饋。但什麼是回饋?廣義來說,只要收到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就可稱之為回饋。作者把回饋分為三種:一、評量:得知自己目前的狀態;二、指導:讓自己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三、欣賞與肯定:使自己得知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
而當我們發生衝突時,有時是雙方搞錯回饋的種類;有可能是給予的回饋太曖昧不明,例如說:「你穿這件不好看」,是這件衣服不適合我,還是偷偷暗示我不會穿搭?
或是明明是想透過對方給予信心,但收到的回饋卻是指導。
而不接受對方的回饋,有時也可能是人的因素:換個人來說可能結果就不一樣。
雙方的角度、所知道的事件不一樣也往往是回饋的衝突點。如果雙方願意退一步,將兩邊手上有的線索拼出事件的原貌,回饋的衝突就可以減少。

這本書將回饋寫得如此細,但在對話中往往不允許停頓過久,所以一時間可能會發現自己進步有限,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才能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