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讀了即惆悵但又充滿希望的小説。惆悵是因爲我們知道歷史的走向是殘酷的,充滿希望是因爲小説的主人公樂觀積極面對所有挑戰的心態。很難想象紳士在大都會飯店内生活了幾十年仍保持樂觀,在疫情之後的我就只是隔離在家幾個星期都浮躁難耐,也許就是因爲他的教養修爲造就了他的人生。
他以禮待人,不設限,必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所以他和飯店裏的多名員工成爲了摯友,也願意放下身段隨妮娜一起在飯店探險(當然結果是他得去飯店内的裁縫鋪子修褲子),這一件又一件的小故事和人際關係的發展造就了故事結尾的小高潮,看到最後竟有種泫然欲泣的感受。人性的美好在集權政治的摧殘下仍獲得保留。
閲讀的時候特地播放了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和《第一鋼琴協奏曲》,也是因爲小説中提到這兩首樂曲,無可否認增加了悲愴感。
最後想説,譯者的文筆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