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7

廣告與它們的產地:東京廣告人的台日廣告觀察筆記 BY 貳團 梣

廣告為了吸引消費者,編排上更傾向迎合目標大眾,廣告內容與其所在地、所在時代的文化密不可分。

書中列舉13種類型商品的廣告形象,比較台灣與日本兩地廣告呈現的差異,並試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分析廣告。

同樣的產品,台灣廣告的表現手法,可能完全吸引不了日本人。例如台灣的泡麵廣告,走溫馨感人路線,對於日本人來說,會覺得十分不協調。(日本的泡麵廣告多為創意搞笑無厘頭路線)
許多台灣習以為常的廣告,在日本人的眼中會覺得相當奇特或難以接受。
例如保險廣告,台灣往往直拳攻擊,具體(煽情)表現出老病死傷;而日本則相當隱晦,避免直接將相關畫面顯示在公眾面前。在看這章,突然讓我想到好久以前的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當初能夠在日本上映真不容易。
(後來搜尋導演從構思籌備到實際上映,因為日本對死亡普遍的迴避,前前後後花了至少10年呀!)
而除了兩地比較,也有同地點不同時代的廣告變化,例如日本的感冒藥廣告,過去多從「必須趕快治好感冒,感不能造成他人困擾」的角度,激起消費者注意。然而隨社會變遷,對流感更多的認識以及對於職場環境的批判,轉變為強調「感冒好好休息」這樣的形象。
其他還有啤酒、化妝品、速食店、超市等類型廣告,透過作者(他者)的眼睛解讀廣告,似乎意外發現台灣私密的面向,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