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BY 壹團 鼎皓

憂鬱症已成為常發的文明病,《柳樹中的風聲》裡面的癩蛤蟆也得憂鬱症,他悶悶不樂,朋友們都很擔心他,他也鼓起勇氣去看了名為蒼鷺的心理醫生。
書中內容以癩蛤蟆根醫生的對話為主,有時候我就像癩蛤蟆一樣腦中有那些想法,而蒼鷺慢慢的引導我們、釐清我們的那些想法。
最印象深刻的是計程車的故事,如果預定計程車取消不來,故事中的老獾一定會咒罵計程車司機,但癩蛤蟆反而會先責備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導致而成的,蒼鷺說癩蛤蟆經常玩plom (Poor Little Old Me),我想到我也常這樣,但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書中提到我們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父母、成人。兒童狀態的情緒天生而來,遇到事情最直接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我們感覺憤怒,但因為我們社會化過,不會直接表現出來,我們會換一種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嘆氣,甚至對自己生氣,覺得自己怎麼這麼不好。父母的自我狀態則是指來父母的價值觀,父母教導孩子有時會批判甚至情緒勒索,例如老師常常玩"猜猜我在想什麼"遊戲,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所以他老師一定會贏,這也是一種父母的自我狀態。另一個是成年自我狀態,我們可以把情緒擺一邊專注在解決問題。三種狀態我們都有,只要認清自己甚至他人,當下屬於哪種狀態,我們就可以好過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