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主角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莉賽爾爾‧麥明葛,因其父親是共產黨員,遭受當時的政府的迫害,使莉賽爾和弟弟被母親送到寄養家庭,但在送往寄養家庭的途中,死神帶著莉賽爾的弟弟,使得他們必須在中途先埋葬弟弟。在弟弟的葬禮中,莉賽爾從掘墓工人中偷走了他人生的第一本書” 掘墓工人的手冊”。
在寄養家庭裡,莉賽爾常常夢到弟弟死去的場景,而被嚇著哭醒,養父漢斯拿著掘墓工人的手冊教導莉賽爾識字,陪伴著莉賽爾渡過每一個做惡夢的長夜,這也間接地提升了莉賽爾對書的渴望。養母羅莎的歐巴桑性情、朋友魯迪的無厘頭搞笑,帶給了莉賽爾許多的溫暖和歡笑,甚至和遭受到迫害的猶太人麥克連,也有動人心弦的互動,使得在一個充滿種族仇視、殺戮的年代,仍然出現了溫暖的陽光。
這書的較特別的是故事的敘事方式,不是以一般主角莉賽爾的角度出發,而是以死神的角度,所以在故事中常常會看到死神在抱怨工作太忙、想要休假等黑色幽默。整個書的意涵都環繞在猶太人麥克連寫的「抖字手」故事中,希特勒利用文字禁錮了人民,漢斯用文字幫助莉賽爾遠離惡夢,莉賽爾利用文字溫暖了週遭人的心。
看完書後,心中最大的感想就是在戰爭底下,不論是被侵略者,甚至是侵略者都是受害者,在德意志底下,猶太人被屠殺,但德國人本身也留下戰爭的不可抹滅的創傷;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書中的主角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不引以為苦,最令他們痛心的,是種族的歧視、不公平對等,是戰爭帶來的親朋好友的分離、死亡,在希特勒集權的控制下,他們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只可放在心裡最深的角落,強忍著淚水舉起手來,高喊著「希特勒萬歲」,也說盡了德國人在這次戰爭中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