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哲學與人生 BY 貳團 Tsai

之前對於卡謬荒謬有興趣,本書作者為傅佩榮,紀錄書中些內容

從卡繆的著作中可明顯看出他成長的三個階段:早期為「荒謬期」,第二期為「反抗期」,第三期為「新的人」
人類存在於世界上,人不荒謬,世界也不荒謬,把世界和人連繫起來,就構成了荒謬。「3」代表「人類」、「世界」和荒謬三者同時出現。

(一)荒謬是一種遭遇
(二)荒謬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三)荒謬來自我與自己之間的隔閡

從「荒謬」延伸出的三個內容:1.我的反抗;2.我的自由;3.我的熱情。

(一)我的反抗
「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此一判斷前面的主語是「我」,後面則為「我們」,卡繆突破了自我的狹隘格局,「我」反抗並非為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和我有同樣遭遇的「我們」,為了人性共同的尊嚴和價值
推而廣之,人類有共同的命運,都要面對痛苦、罪惡和死亡的挑戰,所以我也是為了整個人類而反抗。
(二)我的自由
荒謬使一切先決條件被取消,代表人不能預設任何既存的價值。比如沒有什麼職業一定比較好,有多少錢比較好,做什麼事比較好。這並不意味著人可以為所欲為
卡繆是站在作家的立場上強調創新的力量,自由不能有任何預設條件。卡繆在體認荒謬的同時也發現了真正自由創作的可能。對於不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們來說,至少要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不能盲目接受傳統和別人給我們的價值。
(三)我的熱情
在荒謬的情況下,並不存在所謂的「關鍵時刻」或「決定性的一次」,而是愈多次愈好,每次都不同。
卡繆說:「人一旦發現了荒謬,便不免想寫一本幸福手冊。」因為人生是荒謬的,所以幸福只能靠自己,讓自己儘量在量上增加對生命的把握,每時每刻都要自己做出決定,使生命充滿無限熱情,避免熱情曇花一現。
薛西弗斯的神話:
最後的結論是:石頭不知道為什麼被推,但是薛西弗斯知道自己為什麼推石頭。我們應該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人活在世界上,要想找到真正的快樂,需要勇敢地承擔責任,正如卡繆所言:「上帝死了,我們的責任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