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味召喚記憶,瞬間接引至經驗中的某時刻某現場,如沉眠中驚醒,猝不及防。」 P.302
氣味是,文字也是,洪愛珠的字字句句更是。可能她懷舊吧,書裡充滿著鄉愁。對老家蘆洲、對大稻埕老市場、對童年家裡廚房,甚至在東南亞旅行時鐵鍋翻炒的音聲,都滿載她人生的未了餘情。
說回來,飲食文學將如何挑選食材、如何調味、如何烹煮,寫得讓人口水直流可能已是基本功;這些料理所承載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傳承、款待與交際,是所有人都能共感的飲食記憶。也難怪馬世芳在序言花了大部分的篇幅,描述小時候那「從來沒有一次吃四顆魚丸」的遺憾。
久沒閱讀台灣作家,驚喜洪愛珠的文字洗鍊清爽,不時出現的小小幽默與惆悵,將飲食與人生百味結合。承蒙各位書友推薦,在2025初始,就多了一個洪愛珠文字的粉絲。
*以下是閱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警語:
1. 即刻想去蘆洲吃切仔麵、點黑白切。大廟口、大象、和尚洲、鄭記豬母、阿勝,當然還有「地板油成一種境界」的周烏豬
2. 閱讀過程中會經常神遊。例如回到小時候看著廚房裡媽媽的背影,或是想起冬日家巷口那碗清熱的豬血湯
3. 會想複雜化下廚的過程。以前備菜完都丟下湯鍋煮熟就完事,看完變要先將肉「飛水」,再把某些香料處理到能提味卻吃不出來有加的程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