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於真實事件——一名僧人縱火燒毀京都金閣寺的故事。這起事件在當時震撼了全日本社會,也成為三島由紀夫創作的靈感來源。
小說中的主人公溝口,從小因口吃而自卑,於是將自己所有對美的幻想寄託在金閣寺上,對金閣寺的美有著極為深沉的執念。
然而,當他初次見到期待已久的金閣寺,他發現金閣並沒有想像中的美麗,甚至有種令人心神不定的醜陋。
於是,他選擇毀滅金閣,以摧毀無法擁有的美。
作者三島由紀夫相當細膩地描繪了溝口心中對金閣寺美的追求。
溝口認為美必須是純粹的,但金閣寺以物質形式存在,就讓美難以保存,唯有毀滅才能讓美達到極致。
我倒是認為溝口對美的極端追求恰好反映了人性的矛盾:我們渴望擁有美,卻也害怕美的消逝。
因此,三島在《金閣寺》中所探討的,並不僅僅是表面的美學,更是對美的哲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