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英反覆咀嚼鄭代賢說的那句『心態會不一樣』,並思索著究竟是法律和制度改變人的價值觀,還是人的價值觀會牽引法律和制度。」人很少會對習慣以外的事物多想一點,甚至批判其中的不合理,所謂的「正常」,有時是大多數人觀念的集合。在儒家文化或者許多國家中,女性多屈於弱勢地位,社會架構和價值觀都以男性為考量,雖然時代漸漸重視「平權」,但正如吳曉樂《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中貫串的「重女輕男」,女性常常有「身為肥狗,我很抱歉」的隱性思維──最可怕的是,弱勢欺壓弱勢,助長這樣的偏差,於是女性就在隱忍中負重前行,成就男性和整個社會的歲月靜好、大局為重。
金智英的姐姐金恩智、朋友姜惠秀、上司金恩實都是書中意識到不平等而試行反抗的勇敢女性,媽媽其實也意識到這樣的委屈不該繼續由女兒承擔,但整體社會對於性別的不公與漠視,成就了《8show》中可怕的階級差別,覺醒的女性只能踽踽獨行卻杯水車薪。書中引用許多韓國社會的數據,揭開血淋淋的性別歧視與剝削。
故事由金智英罹患精神疾患揭開篇章,內在意識與外在價值觀的衝突使金智英必須藉由他人之口才能為自己控訴。故事的末尾,藉由精神科醫生呈現了整體社會的矛盾心理:同情金智英,也意識到女性所受到的不平等,卻因女同事要安胎而離職,心中仍默想著「以後還是應該雇用單身未婚女性才能不造成診所的麻煩」──許多人都在性別的框架下成為加害者,反正事不關己,這正是階級制難以顛覆的原因。正如作者在最後所言,期許有一天,社會能進步到平等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