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致富心態》,英文原名「The Psychology of Money」,中文翻譯「金錢心理學」更合適。
心得:一本網友大推的財經書籍,也是影響我很深的好書,書中沒有任何數學公式,更沒有任何投資標的,只有深層的思考探究。
書中有很多觀念,我僅挑選出影響我最深的三個觀點做分享。
1.儲蓄存錢:
被現代唾棄的老一輩理財法,能存得了錢,表示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想要安穩好眠、沒有擔憂的踏實生活?又或是開超跑豪車、手拿名牌包、打卡炫耀美食的,表示自己很有錢?
《致富心態》作者摩根‧豪瑟在書中說明,對錢的正確態度比賺多少錢重要,簡單來說,「理財就是理生活」,不需要幾千萬或上億資產,就能擁有安穩好眠踏實生活,前提是能存錢守住財富。
2.承認自己的缺失,預留犯錯空間:
這十多年來,社會一股風潮鼓吹「財富自由」,但是,想要「財富自由」,大家想到的,是先賺錢、擁有幾千萬或上億的金額,為了快點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社會又衍生「一夕致富」的迷茫,許多人只想投機取巧性的發財,只要能快速賺錢的方式,不管背後風險有多大?
如同投資態度一樣,我們是要選擇長期投資,用時間累積財富,降低風險;或是像當沖交易以求快速致富,誰管他風險什麼的!
回歸自己的選擇,取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面對風險遠高於獲利的一夕致富,又沒有危機意識,不能停損,甚至盲目死不認錯,只要一個無法預期的危機降臨,可能讓自己的財富歸零。
3.長尾效應:
投資過程中,總有看錯、看走眼的時候。但選對好公司,耐心等待,讓時間發揮複利效果,即使投資過程中有虧損,自己又能修正過錯停損,就能利用好投資標的「長尾效應」,帶來豐沛的獲利,彌補虧損,而擁有致富的甜蜜結果。
結論:《致富心態》提出非常多觀點,我僅濃縮分享,作者摩根‧豪瑟在書中的內容,看來好像很簡單,現實很難做到。
身旁總有這樣的朋友(或長輩),對於理財,不願意、更不愛學習,依靠盲目聽信小道消息,就像「承認自己的過錯」、「預留犯錯空間」這樣觀念,在好面子的華人社會,做到這樣的自我反省,我自己認識的有些人,放不下身段更做不到。
如同作者書中結尾說,這是一個永遠不會保持原貌的世界,我們的學習,就是為瞬息萬變的世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