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透漏一點真相 —— 你會死。
這是身為死神能夠告訴你的,未來一定會發生的事。那麼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怎麼迎向他們的死亡時刻的呢?
本書的敘事者-死神娓娓道來,二戰,希特勒掌權時期的德國,剛住進養父母家快十歲的小女孩-莉賽爾,接下來四年,以及好久好久的以後所發生的事。
在戰爭、民生物資匱乏,全國推行著反猶太主義的時期,人們如何痛苦卻又堅毅地活著,如何同時展現溫暖、憐憫與慷慨,同時又能表現地令人害怕、厭惡且毫無良知。
臨時起意的,或是計劃性的偷走的一本本書,讓莉賽爾在夜裡能夠學習認字、閱讀,文字不僅給了她視野,非常時期、不得不聚集在地下室躲避空襲的左右鄰舍們,靠著她朗讀的文字挨過夜夜的等待與恐懼。
死神敘事的方法,讓我想到《彼得潘》作者的寫法,一個場景發生之事的描述,就像有一個人在你面前說給你聽,《彼得潘》是旁白在說,《偷書賊》則是死神。而且,死神邊說著故事,同時又會一直出現如同教科書或講義,最左側、右側會有的BOX,有一些小註解、小提示、小心情,這些補充小語,讓整個閱讀體驗變得很特別,沒看過這種寫法。
透過故事,我看見了沒有參與過的歷史,最近還有讀《穿條紋衣的男孩》,這些過往發生的事,即使是以小說的形式描寫,還是令人很不適,這些事絕對不能再發生了。
我在閱讀《偷書賊》時泛淚三次。
一次是空襲時,人們躲進地下室避難,空間中,氣味、聲音與情緒交雜,大家都處於崩潰邊緣,這時莉賽爾翻開手上的書開始朗讀,人們漸漸安靜、專注,讓她的文字如同手風琴的曲調安撫自己,讓自己以著聲音看見故事在眼前變成畫面。讀到這裡,我忍不住想哭,好像自己也被安撫了。
一次是故事的最後的空襲,我不是在室內讀,所以是用力忍住不要哭出來,簡稱泛淚就好。
還有一次,是我整本書最喜歡的段落,這裡必須有一個小雷。
莉賽爾的養父母收留了一個猶太人-麥克斯,讓他躲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這是絕對不能做的事,但既然發生了,就變成是絕對不能被發現的事。
莉賽爾為麥克斯報氣象,因為躲著的人是絕對不可以靠近任何窗戶或門口的。
「⋯⋯有一朵好長的雲,像是一條一直延伸的繩子,在繩子的尾端,太陽像是一個金黃色的大洞⋯⋯」
我就像麥克斯的感想一樣:只有小孩才可能這樣對播報氣象。
接著在聖誕夜,莉賽爾捧了一手雪送給麥克斯,接著在沒人看見的時候,用桶子裝著雪來到地下室與麥克斯打雪仗,最後,爸爸媽媽也一起,在地下室堆了一個雪人。
「我常常希望這一切結束,莉賽爾。但是,妳卻是莫名做出像是手捧雪人走到地下室的事情。」麥克斯這樣說,讀到這裡,我真的忍不住想哭。
除此之外,為了要送躲著的麥克斯禮物,所有日常、平凡無奇的東西都是特別的,但要怎麼送一朵雲給一個人呢?????
書中講到一段的時候,我真的好感動,這不是現在、2025年送給朋友一朵雲的方法,是沒有數位科技時的方法,我好愛,下一次出遊有看到特別的雲,我也會用這個方法來準備成禮物送給值得擁有的人。
「⋯⋯同樣是人,怎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燦爛呢?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光輝呢?」
死神在故事的結尾道出這樣的感嘆,人同時表現的光明與黑暗,都只是在做著自己認為的對的事,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要讓心走在直線,不偏離左右,要讓心充滿愛,愛人如己,愛己如人,怎麼能夠同時困難又簡單呢?
把《偷書賊》推薦給想要在重重困難中依然看見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