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BY 佚名

心得:「和世界做朋友」;還正想說這本書又要說些什麼應該要有國際觀這類的老生常談了。
所以作者的和世界交朋友是什麼呢?就是"和外國人當朋友"(鬼打牆???),請聽我娓娓道來。
一般我們和外國朋友相處的時候,也許不自覺得都會抱著些許的目的性,例如學語言、文化、想要帶他認識臺灣等等,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和平常的朋友相處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作者有個特別的經驗,是在學校擔任Buddy到有點倦怠的時候,懶得想要帶對方去吃什麼特別的東西,就帶她去吃自助餐,但正是這樣她們反而變成一生的朋友。
因為真正她們不是主人、客人的關係,而是單純的朋友;與其努力找出臺灣有哪裡好玩好吃的,細心的呈現給對方,還不如做為一個真的朋友相處著,自然的累積那些回憶,不是更真實更有溫度嗎?
和對方用外語溝通時,是在用腦袋交流,但是和對方用母語溝通時,我們在用心靈對話。
從小學了這麼久的英文,這個理由是讓我最信服的。
作者也是這句話的實踐者,在這本書寫下了她的遊學旅行中認識的朋友,每個在她筆下都是都是很有趣很有情感的人,而且寫進他們並不因為他是哪國人而重要,而是因為他們是合得來的朋友,有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有人陪伴會更加深刻一樣,旅行中認識的人也是這麼重要,人助旅行讓我學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