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就像一盤豐盛的桌菜,到了我們唸高中大學時,桌上已剩菜尾,到了我們就業時,已經杯盤狼藉、吃乾抹淨」。
這幾年越有這種感覺,和幾個常在國外的朋友閒聊也深感大環境的狹隘貧瘠。
買了電影票,進了電影院發現電影超難看你會忍耐把他看完嗎。
和交往十年的男朋友感情淡了,但年紀已不小,會因為覺得划不來而繼續維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係嗎。
如果舒適圈一點都不舒適呢⋯⋯。
作者提出了幾個我們都知道但不一定做得到的看法,如
1.終止複製罐頭人生,不需直線性進行人生
2.不要用經濟學的沈沒成本來限制你人生的決定
3.擁抱多元價值
也提出「只用旅行構成的世界觀並不完整」對出國小確幸提出了一些疑問。
這是一本適合有小孩的家長或是學子可以閱讀的書籍。
至於中年人的迷惘,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