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

困在大腦裡的人:揭開腦死、昏迷、植物人的意識世界,一位腦神經科學家探索生與死的邊界 BY Ileza

這本書的主題是,面對外表看起來毫無反應的植物人時,該如何與他溝通?因此也花了很多篇幅探討何謂人的意識?要如何判定眼前這個只剩一具軀殼的人,其實還擁有完整的意識?

簡單說,本書是作者在腦神經科學領域研究二十年的個案報告,普世認為躺在床上的植物人沒有意識,但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有一部分的植物人其實意識是完整的,比例高達15-20%,而這樣的結果會有什麼影響呢?當臨床醫護人員或家屬知道自己的至親其實還有意識時,也許會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照護和對待他們,譬如說,更仔細的解釋自己要執行的處置,更親切的打招呼(試想,當你知道眼前的人其實聽得懂你說的話,是不是會稍微改變你對待他的態度?)書中有幾個案例就是在醫護人員和家屬改變照護方式之後真的清醒過來。當然,並無法保證所有植物人都會因此而清醒,但我覺得得知自己照顧的植物人還有意識,其實是具有正面意義的。

除了科學和醫學面的突破以外,作者也花了一些篇幅探討了最棘手的生死問題。基本上,能和有意識的植物人溝通,到最後都會想問一個問題:「你這樣活著痛苦嗎?會不會想解脫?」這是世人對植物人普遍的認定,覺得他們以那樣的狀態活著很痛苦,可是看完本書之後有點推翻了我這種想法,他們不見得很痛苦,也不見得都想尋死。作者提出的一個理論也讓我感到很震撼,他說,一個健康的人,也許在清醒的時候可以很直接的決定自己變成植物人後不要苟活,或是可以很乾脆的簽署DNR,但當這個人真的變成植物人之後,他也許並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而我們在面對只能以呼吸器維生的至親時,也許可以很快就決定拔除呼吸器讓他好走,但如果今天他是像植物人一樣,可以自主呼吸,但就是對外界毫無反應呢?我們似乎就無法輕易做出決定。這些問題,都牽涉到人類的認知能力,牽涉到心理學、哲學的思辨,但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另外,作者的書寫方式也讓我一開始翻閱就有點停不下來,跟著他的研究進度和實驗,會一直想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突破,或是他們又想到什麼很厲害的實驗,在探究意識的實驗設計方面,我覺得讀起來很過癮。隨著他們不斷突破和找到新方法跟植物人溝通,心情也跟著激動。

其實一直都對人類意識這一塊很有興趣,尤其最近剛看完燒腦的美劇《Westworld》,此時讀完這本書也激盪出不一樣的想法。本來擔心是有點難啃的科普書,沒想到作者的敘事口吻很生活化,其中有些關於大腦不同腦葉的功能,作者也舉了很多例子說明,所以我想即使不是相關領域的讀者應該也很好理解。

作者最後提到,「意識灰色地帶這門科學的核心理念就是「找回意識迷失他方的人,讓他們與所愛的人重新建立起聯繫」」(p. 409)。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日後能更完善他們評估檢測意識的技術,找到更多困在大腦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