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微物之神 BY 壹團 泡麵

一開始讀這本書有些費神,小說的內容被沖散在一篇篇散文中,像畫家打完草稿後,這邊先畫一點,那邊再補充一點。乍看之下隨心所欲,最後完成時才發現作者的匠心獨具。
故事最重要的事件只消幾句大綱就能表述「,一個印英混血女孩之死,造成一對不能分割的雙胞胎分離,造成一個家庭的衰敗」,阿蘭達蒂卻用400頁的篇幅,詳述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不是一氣呵成的描述,而是不斷的時空跳躍,讓前因後果和事實真相變成支離破碎的線索,讀者必須非常耐心,常常翻閱前面的章節,才能逐漸拼湊事件的本來面貌。
死亡事件發生後的餘波,飄蕩了24年,到雙胞胎31歲「一個可以活著,也可以死去的年齡」。但造成女孩死亡的原因,卻不斷的往前推:可能是一天前(雙胞胎的母親對他們說了難聽的話)、可能是兩個禮拜前(混血女孩與她的母親來拜訪)、可能是七年前(雙胞胎被生下來),或者更早更早,早在這個家形成以前,就存在的古老律法:一個決定誰該被愛、如何被愛的律法。
作者將南印度的百態濃縮在喀拉拉邦阿耶門連村,對當代印度生活的紀錄就像電影一樣栩栩如生。阿蘭達蒂不厭其煩地詳述阿耶門連的一花一草,甚至氣味。

小小抱怨一下,譯者吳美真的文筆非常好,但顯然對印度文化沒有太多的了解,許多專有名詞是直接音譯,不是使用現在約定俗成的名詞。例如一大段描述摩訶婆羅多的故事,我幾乎認不出半個人。若對註解背後的故事有興趣,拿書中的翻譯恐怕是找不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