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氣場女王 BY 貳團 莫 Ophelia

PS. 剛竟然兩光忘記拍照就拿去圖書館還了……

在看這本之前,有個朋友向我建議可以一次看兩本、交替著看,設定十分鐘的鬧鐘,時間一到就換另一本,尤其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經典書。一開始我擔心情緒會中斷,看到一半馬上換再接回來,會忘記前面看過的。但他說,這就好像電視連續劇一樣,不會一個主角演到底,那是非常無聊的,都會兩三個角色切來切去,以保持想看下去的好奇心。這麼說好像也對……於是這次我就挑了兩本風格不太一樣的書,沒想到一個下午兩本就可以看到近一半,這是以往很難辦到的,常常看到三分之一就想睡覺了,我想我之後都會維持這樣的閱讀習慣。記憶有點連不上倒也無妨,因為看完我都還會再複習整理一次佳句和書摘。

這是第二本看到張笑萱的書,她的書籍不難看出是大陸作者,博客來竟然都已絕版。上一本看她的書是在二手書攤帶回家的《嘴甜的女人最幸福》,她的書大方向都是在教導女人說話智慧的「地雷區」與「解套方式」,雖然每每看完都覺得當個女人還真累,比起男人,女人更是要小心用字遣詞、戒急用忍,尤其是對待身邊的人:親友、丈夫、同事、長輩……甚至到婆媳跟妯娌(男人自然是比較不須要留意跟婆婆公公、老婆的兄弟姊妹得說什麼得體的話等),但也因為習得這些技巧跟得失利弊分析,會讓心稍微靜下來,在面對各種應對進退的攻防戰時,更加小心自己的表現,還算是實用的書籍。有些是有條列的步驟與技巧,我就會整段節錄在書摘中。

有一部分我較少留心的地雷區,好比說:安慰人應該避免的回應(必須同感共情)、不要在失意的朋友面前談論自己的得意、哄長輩的客套話該怎麼說、不要輕易抱怨婆婆與另一半等等,以往與親友聊得興高采烈時都未曾留意旁人可能會有的負面感受,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應該去做什麼事,但往往容易積累怨懟的都是無意識地犯了不該做的事。

有些釋例是非太兩極了,甚至有點公主病/神經病,但有一個釋例我蠻喜歡的,談判技巧很重要。

【青年漢斯在某金店花了幾百元假鈔,結果女店員及時發現並按下警鈴。一時慌張的漢斯,抓了女店員當人質,要求離開,否則就殺了女店員。保安們和漢斯雙雙對峙,不知如何是好。

幾分鐘後,一位談判專家丹妮走到漢斯面前說:「聽我說,首先讓我們輕鬆一下,好嗎?把你的槍口移開幾公分,我知道你已經保持一個姿勢很久了,現在你的肌肉一定都有些僵硬了。你知道的,槍很容易走火。」

漢斯對員警保持著很強的戒備心,因此聽到丹妮的話,他並沒有放鬆下來。

丹妮又說:「我是談判專家,保護人質安全才是我的職責,只要你能讓人質安全,我會讓你安全離開這裡。要知道,現在你不過是用了幾張假鈔,就算被抓了,只要做個筆錄交代來處也不是多大的事,如果你一時失手,出了人命,那樣後悔也來不及了。」

不知不覺中,青年持槍的手慢慢移下了幾公分。

「我知道,我們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大家都非常不容易,包括你手裡的人質,她如果收了假鈔會被老闆扣工資,甚至炒魷魚,所以她不得已才報警的。」

「你看,你還這麼年輕,比起被拘留幾天,你一定不想一生在監獄裡度過吧。你的父母、你的家人一定不希望看到你這樣的。」

終於,漢斯鬆開了人質,自己癱倒在地上了。】

有一個篇章講到「閨密」,其實我反而是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有時朋友心情不好突然一通電話,一講就是一兩小時,導致很多事情都停擺了。以前我也是習慣找朋友吐苦水的人,但後來發現,除了朋友兩次三次可能會厭煩之外,因為她也不是當事人,往往要解釋很多或者聽沒用的建議。我也慢慢覺得這些小情小愛小事以前不都經歷過了,拿這點大的事去煩人家都有點不好意思,學著自己消化解決,這一年來我也已經習慣去從書中找答案。

比較喜歡和人聊天請教一些創業的辛路歷程或產業生態、學習到的東西等等,這類故事我覺得較為有益,說的人往往也開心(眼睛都發亮了起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聊得起這部分,如果對方或我真的是心情很惡劣,我可能就會約個美味的餐廳或下午茶,靜靜地聽她說當作紓壓,是好過訊息或電話佔線,或者友人來找我做指甲之餘,我邊做自然對方就能暢談,不過這類多半不會太頻繁,一兩個月一次吧!也許大眾對閨密的相處時間定義是多出很多倍,但我覺得這樣的相處頻率比較沒有壓力,也比較不容易因為頻繁接觸而產生什麼反感的小狀況,距離還是美感。還有一點在與好姊妹們相處也是相當重要:

【其實,單純地分享感受是跟積極的友誼、積極的個人感受聯繫起來的,但「自我揭露」卻反覆糾結於各種各樣的煩惱、憂慮和挫折。要預防閨密交談的負面效應,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糾結於憂愁和煩惱上。把問題好好解決,不去針對個人,這樣就能行之有效地解決情緒上的波動了。】

有些人糾結於同事的爭鬥、老闆的態度、老公的散漫、婆婆的刁難等等,一次兩次我們一起討論怎麼解決還沒關係,但一定也有遇過五次十次都在抱怨同樣的事情,雖覺得同情,但有遇過對方只想講她的,不論我們說什麼自己的事情想聊聊她都會轉向她自己,往往碰到這種人我都會想到咪蒙說的:妳要嘛忍、要嘛滾……我提醒自己在工作的時候也是盡可能忍,不要參雜在八卦鬥爭當中,想辦法解決現況比較重要,也避免成為這種「話題獨裁者」。

還有一段我先前很困擾的問題,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不錯的答案,那就是怎麼「開對門」跟人聊天?朋友較可以亂聊,她都會給予回應,但對於「客人」,如果跟她聊天氣、聊時事,是我不太會聊天嗎?……客人很多會冷冷淡淡的句點話題,問兩三問題後少部分對方就會表示不想再聊天。而這本給的方向不再是YES或NO問句,而是開放性地探討對方的生活/專業領域等,除了讓對方能夠侃侃而談,還可以令他感到成就與價值,我也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我覺得是非常好的話題素材。(此篇是較針對有成就或訪談的對象)

【以提問的方式來交談是不錯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問「您對這個行業的未來有什麼看法?」回答這個問題讓對方顯得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對一位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您會給出什麼樣的建議呢?」回答這個問題,讓大人物顯得非常有成就感,畢竟好為人師是每個人的天性。「您和您的公司與競爭對手的明顯區別是什麼?」這是一個「自我標榜性」的問題,給了富人一個吹噓自己和他們成就的機會。

事實上,最好的交談策略是讓富人開始回憶自己的成就。當你遇到有錢人時,妳可以設法讓他們說往事。過去的工作是否比現在更有趣?當年的老闆是否使他們緊張?誰是早年助他們成功的英雄?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的關鍵是什麼?他們的百萬財富是怎樣一步一步創造的,以及他們是怎樣賺到他們的第一桶金?當然,問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如果這個問題問得他們不大自在,就準備轉到下一個話題上。不要死盯著問,那反而會讓人產生不愉快的。

富人把他的時間和金錢都投資在他的事業之中,並與其他的同業競爭。這是他們為生存所付的代價。如果他們遇見一位能和他們交換意見而沒有敵意的人,他們會覺得幸福和寬慰的。如果妳能發現他們可引為尊榮的地方,以及他們覺得成就和有價值的地方,那麼,妳們就能的結有建設性的友誼之果。

因此,「憶往事」是與富人初次交談時最常用的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他和妳共同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時,妳們達到了思想和情感上的統一和同感。因此,對方會覺得妳特別親切。而且如果妳耐心傾聽,會滿足對方被尊榮的心理需求,這也有助於妳獲得對方的歡迎和喜歡。】

最棒的情況是親切又一見如故,甚至帶點幽默,讓對方開心、印象深刻才是最高端的做法,這是我一直在學習的聊天技巧。

在書籍後段,我覺得婆媳相處是很多女性深受困擾的問題,我覺得這篇說話的智慧釋例寫得蠻好,很多時候對長輩的客套話決定了妳的生活好不好過。

【尚靜婚後和婆婆一起住。由於老公經常出差,大部分時間都是尚靜和婆婆一起生活。老公在時,婆婆做菜很豐盛。老公不在家了,婆婆就隨便做些吃的,很多菜都不合尚靜的口味。但是,尚靜想:婆婆沒有做飯的義務,她既然做了,我確實是不應該挑剔的。要是實在接受不了,就自己下廚補上一兩個菜。

後來,尚靜和老公不經意地稍微提了一下:「老公,你終於回來啦,我又有口福啦!」老公問:「怎麼回事?」尚靜答道:「你回來了,媽媽才會做好吃的呀。你不在家,我們都是青菜豆腐隨便吃吃就好了。我都饞死了!要不,今天晚上你請我們吃飯吧,也讓媽媽輕鬆一下。」

聽了尚靜的話,老公心理也好受,心想:老婆沒有直接說我媽的不是,看來挺大度的。尚靜的媽媽非常關心她的婆媳問題。但是尚靜每次都說:「婆婆待我很好。給我做飯、幫我帶孩子,替我解決了很多困難。」、「晚上我回來晚了,婆婆還會給我等門,為我熱飯菜。」、「媽,你別擔心,婆婆和老公都待我挺好的。」

一次,尚靜的媽媽打電話找她,是婆婆接的。尚靜的媽媽說:「我們小靜,每回回家都說您待她好,給她做飯,還幫她照顧孩子,真是辛苦您了。小靜有您這樣的婆婆,是她有福氣啊!」聽了親家的話,婆婆心裏自然高興,以後待尚靜更好了。

不要在背後說婆婆的不是,無論你說得在不在理,老公都不會高興的,婆婆知道了也不會待你友善的。將心比心,如果你聽見有人說自己父母的壞話,你能保證自己不會怒氣衝天嗎?婆婆養育了你的丈夫,你沒有理由不尊敬她。懷著感恩的心,你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挑剔和指責了。

聰明的媳婦要懂得忍讓和理解,絕對不在背後說婆婆的壞話,要說也是說些誇獎婆婆的好話,維護好婆婆的美好形象。而且,就算在自己丈夫面前,也不要肆意地說婆婆的不是,要提只能用委婉的方式,暗示對方,減少負面影響。】

時常見到臉書爆氣的文章描述老公在婆婆面前不挺自己的部分,這章雖然看了十分悶,只覺得一點都不想結婚維持男女朋友關係就好,沒有責任義務去忍讓孝順誰,但也十分中肯的描述先生立場。

【一旦你跟婆婆開仗,不管有理沒理,就都是你的不對了。畢竟,她是你的長輩。在旁人看來,作為晚輩的媳婦唾沫橫飛地跟婆婆對著吵,就是不孝順!面對婆婆,沒有誰會聽你的大道理。一旦你觸碰了這個雷區,不管你是不是有理,所有人的矛頭都會指向你。而且,在丈夫眼中,就算自己的母親再刁鑽難纏那也是自己的母親。這就像你的孩子千不好萬不好,可是外人真的說他不好了,你心裡總會不痛快一樣。雖然丈夫要求老婆像自己一樣孝順母親,她並不相信你能做到。所以平時無事還向著婆婆三分,有事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你如果對婆婆大吵大鬧或者給臉色看,那丈夫個會站在自己母親一方了。弄清這個事實,那些抱著讓自己的丈夫為自己撐腰的女人一定要醒醒。出現這種婆媳戰爭的時候,就算丈夫不站在母親一邊,也大多會選擇逃出家門,但是她很少會站在你這邊,即使你有理。因此,在生活中,婆婆說難聽話的時候,你可以適當忽略,就當沒聽見,也可以溫和簡單地答覆,關鍵是千萬不要和她硬碰硬。】

每次看到婆媳的溝通相處指南都會讓我的思緒回到一年前短暫交往過一個不思進取的媽寶代表,雖然很不甘心地想罵上幾句難聽話,我最討厭接觸任何一個政治圈的人,總以為幾次鎂光燈聚焦自己就有多顯赫多高貴。但也是因為這次失敗的案例,讓我總在反省自己說錯了什麼、做錯了什麼,從書中找問題和解法。雖然我表示自己熱愛自由也獨善其身,但現實往往不是你想避開這個長輩(親戚)就能躲得掉一輩子,女人要學的人際課題太多太多。

【俗話說:「揚手不打笑臉人。」無論她說什麼,你不動怒,偶爾裝裝可憐,討好一下婆婆,其實對她蠻受用的。事實上,婆婆不能拿你怎麼樣,就指望著說你兩句出出氣,你讓她把氣出了就沒事了。雖然吃點小虧、受點委屈,但是你的謙和和大度,你老公會看在眼裡的。受氣後,你回頭跟老公撒撒嬌、裝下可憐,時間長了,老公也會產生這種想法:老婆受了委屈也不告狀,也不和婆婆吵,挺大度的。這樣無形中,他的心就會慢慢向你傾斜了!】

這段雖然看起來有解套,但因為我沒有結婚,而我看家裡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小舅媽是完全不跟婆婆講話(一個月不到十句吧),所以有點質疑這段作法的實用性……可能要詢問各位有婆媳相處經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