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華氏451度 BY 壹團 好威der - JACKY

《Fahrenheit 451》-Ray Bradbury

《Fahrenheit 451》是一本非常有名的反烏托邦小說,這本書描述在某個國家,書籍基本上是被禁止的,只要藏書、閱讀書籍都會被政府處罰,而消防員的唯一功能,就是抓住這些人以及焚毀他們的房子及書籍,而政府控制書籍最大的目的,是避免人們憂傷,民眾們也很配合,生活中都戴著耳機,並且透過電視牆獲得資訊,過著「快樂」的生活,一點也不關心周遭的事物,甚至連近在咫尺的戰爭也視為無物。
主角Montag身為一名消防員,也把這一切視為圭臬,甚至引以為傲,他把身上沾染的汽油味當作香水(p4),直到某天回家時,他遇到了一位小女孩Clarisee,Clarisee問他真的快樂嗎? 他才開始反思(p7)。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某次出任務時,某位女士寧可被活活燒死,也不願意離開她的房子與書籍,而終於讓Montag正視書本的重要性(pp33-36)。並竭盡全力,希望能夠反抗政府的一切。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於,當妻子Mildred與朋友閒聊時,Montag發現妻子的朋友們對於人與人間的感受、情感完全嗤之以鼻,毫不在意。Montag拿出了詩集向他們朗誦,使得妻子的朋友Phelps感動到淚如雨下。在此展現了書籍背後的魔力,也讓讀者了解到書籍的重要性。(pp94-97)
這本書的結尾並沒有說明Montag是否成功地改變體制,而是其與一群曾經是學者、作家的流亡知識份子,希望能改變一切作為全書的終點。
雖然這是一本反烏托邦小說,但與《1984》、《美麗新世界》不同的點在於,後者強調的是政府對於整體社會制度的監控,希望產出理想的社會;而《Fahrenheit 451》並非針對政府制度去攻訐,而是說明在多媒體的出現,人們不斷地追求媒體的感官刺激,卻忽略了書本帶給人們的感受以及知識。也許媒體可以帶給我們很多,但書本的價值及功能,很多也是多媒體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