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55個刺激提問:把好事做對,思辨後的生命價值問答,國際NGO的現場實戰 BY 貳團 湘羚

作者:褚士瑩

作者以自身在國際NGO組織工作十多年的經驗,以問答方式來述說自己的觀點,讓人常有「原來是這樣」或是「我的想法的確沒想到背後的主因」的頓悟感。

舉例來說,書中提到,「用可愛又可憐的孩子募款,真的比較有用嗎?」
節錄作者以自身曾經手一個海外孤兒貧童的贊助計畫來說明。
在贊助人配對時,笑容特別可愛的小朋友、特別瘦弱或衣衫襤褸的小朋友,與十八歲少數民族青年,你會選哪一個來優先贊助呢?
在《貧民百萬富翁》中乞丐頭目用燒紅的湯匙,使乞兒身體殘缺,以博取路人同情。
當我們不了解其背後原因,就理直氣壯地說:「好手好腳幹嘛在街上乞討?」時,或許我們才是讓一些乞兒失明的間接兇手。
(這段文章,讓我想起經常發生的博愛座爭議,以及正義魔人)

書中探討的許多議題,蠻值得翻閱,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