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僧侶、醫師與哲學家的對談 BY 貳團 張崴堯

三個朋友,一位是長年在西藏修行的僧侶,一位是寫過幾本心理學著作的精神科醫師,一位是善於嚴謹思考的哲學家。三位有著不同領域,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彼此在善中相交,成為朋友。三人約定在一年之中的幾天,在遠離世俗的偏遠村落,將時間完全留給彼此,討論著:人們應該如何存在?


偶爾會對同一個議題有著不同的看法,偶爾又會在不同的領域中找到相似的答案,三人將彼此的對談經過整理,集結成書,也希望讀到這本書的讀者能一同、在精神上參與他們的討論。


這本書討論了有關自我、感激、情緒、仁慈、傾聽、存在當下、痛苦、空、利他主義、寬恕、自由......,以不同的角度(佛學、心理學、哲學)探討我們可以如何生活,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練自己的內心。


年輕的時候對於哲學有些許興趣,隨著年歲增長,在心理學以及佛學也略有收穫。於我個人而言,最開心的是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之中相互印證知識,並相互補足。佛教有說法說:世間有萬般有為法門,最後修的其實都是無為法。在讀到比較神話學的單一神話時,也不禁感嘆世界上那麼多宗教、神話、童話故事,居然能夠有著相似的結構。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人們如何生活。如果對當下的生活有疑慮,或是對於佛學、心理學、哲學有著些許興趣,並且喜歡在不同領域的知識,相互印證補足的人來說,我想這會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