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BY 貳團 泳信

在不同的時期閱讀有著不同的體悟,小時候看著一本就像小說一樣,文字很流暢,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童年時就展現不凡的智慧,加上有種領袖魅力,幾乎到哪都無往不利,順利的進入大學,到後來的曼哈頓研究計畫,整本書無不展露出一位偉人的光芒;等成熟點後,再回頭看看這本書,才發現原來,他父親的開明式教育,才能使天才成為偉人,頓時這本書變成在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現在台灣家庭教育不像以前這麼專制、不講理,但是依舊還看得到單純因為家長的虛榮心作祟,而使小孩不情願的學習;學習不一定都是快樂的,但起碼要讓小孩願意,學習成功後,接著才會有健全自信,因為這自信也包含著熱情。重視小孩的興趣,才能因材施教。說白一點,孩子都跟著父母十年以上了,給予孩子尊重也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