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下半冊越來越往威廉和裘德兩位主角發展,裘德的過去也在這冊慢慢浮現,果真黑暗扭曲到讓人無法想像。但這冊也加入了很多舒緩情緒的改變,像是裘德和威廉的關係、裘德與哈洛德夫婦的關係,也都溫暖到讓人無法想像。(羨慕死)
這集麥坎和傑比幾乎是要零存在感了,有點可惜,很想多聽聽他們的故事,因為他們也好可愛好棒啊!!!所以這集連帶的比較少劇情上的起伏,除了結尾以外,我記得有起伏的多是裘德正在努力重述的過去以及思考。說到思考,這集也很多思考式的敘述,尤其是對友情與愛情的精準詮釋,我非常喜歡!!
附上幾個例子:
「總之,友誼怎麼可能比伴侶關係更相互成癮?你二十七歲時受到欣賞的事情,為什麼到了三十七歲就變得怪異了?為什麼不是變得更好?那是兩個人一直在一起,日復一日,不是靠性愛或身體的吸引力、金錢、子女或財產綁在一起,只是靠彼此的共識走下去,為一個絕對不會訂定契約的同盟關係付出。友誼是見證另一個人在人生中緩慢滴流的悲傷,以及種種漫長的無聊,加上偶爾的成功。友誼是自己有幸在場見識另一人最悲慘的時刻而深覺榮幸,而且知道你悲慘時他也會在你身邊。」
「難道妳不明白嗎,艾美?妳錯了,伴侶關係從來不會提供一切,而是提供某些東西。一個人身上可能有你想要的,比方說性愛的吸引力、美好的對話、財務上的資助、思想的契合,或善意、忠實。妳可以挑選三種。三種──就這樣。如果妳很幸運,或許可以挑四種。其他的妳得去別處尋找。只有在電影裡,妳才會找到一個提供一切的人。但現在我們不是在演電影。在真實世界裡,妳得搞清楚哪三樣特質是妳想共度一生的,然後妳從另一個人身上找尋其他的特質。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妳不明白這是個陷阱嗎?如果妳想找到一切都有的,最後妳就什麼都沒有了。」
「當時,他不相信這些台詞,因為在當時,要找到具備一切的人似乎是可能的;他才二十三歲,身邊每個人都年輕、有吸引力、聰明又迷人。每個人都認為他們會是幾十年的朋友、永遠的朋友。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樣的事情當然不曾發生。當你年紀漸長,你就知道你在挑一起睡覺或交往的人時所重視的特質,未必是你想要一起生活、相處、天天與之共度的特質。如果你很聰明、很幸運,你會學到這點並接受它。你摸清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設法尋找,你學會了務實。」
「三十多歲時,他看著某些人的伴侶關係,提出一個曾在無數晚餐派對中激起討論的問題:為什麼他們會在一起?不過現在,他快要四十八歲了,他覺得伴侶關係反映每個人最強烈、但無法清楚表達的渴望,他們的希望和不安全感化為實體,成為另一個人。現在,他在餐廳、在街上、在派對中看著一對對伴侶,會很好奇:為什麼你們兩個會在一起?你覺得你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你缺了什麼是你希望另一個人提供的?現在他認為,成功的伴侶關係,就是雙方都能看出對方最能提供、也是自己最重視的特質。」
(每句都覺得好中肯啊!!!柳原妳太懂了喔!!)
但回想起裘德信任重建的故事,想起裡面的難與掙扎、好與安心,還有他是怎麼慢慢邁開腳步(即使真的很慢)去學著把自己交出去,我還是最喜歡這句:
「我想友誼的唯一訣竅,就是找到比你更好的人──不是更聰明、更酷的人,而是更善良、更慷慨、也更寬容的人──然後為他們能教你的一切而感激他們。當他們建議你一些事情,無論是壞是好,都要認真聽,同時要信任他們。這是最難的,但也是最棒的。」
這本書裡處處都是對友誼美麗的詮釋,讓我常常想起我最好的朋友(因此哭了,好好笑喔我)。這本書某種程度上也是打開了我對友誼的想像力,太美了。一樣,這是本很痛苦的書,也是本很真實、很迷人,會讓人常常回味起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