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並非一直壓迫,而是知道偶有的點與點,成不了一個面。社會結構太嚴密,數不清的歷史共業,而星星之火不足以燎原。
除了台灣人大概也很熟悉的長孫(男)得寵、姐妹做工讓兄弟讀書出人頭地、「女生找不到工作/沒好的工作就趕快找個飯票嫁了」之外,印象比較深的事件的大概有:抗議座號事件的成功、遇到勇敢出手相救的同車女乘客、有好的女主管。每次都有一點點成效,但無法真正促成質變。比上很多「強行賣慘,一路衰到底」的天煞孤星故事,這種無奈感反而更令人窒息。
看完書以後,很多讀者會覺得「就這樣?然後呢?」一如金智英的人生,也是一個「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