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這本書,看完有滿滿的既視感,很多狀況台灣也是一樣,而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似乎都來自同個問題,高房價以及不友善的育嬰環境。
特別是想像當律師、博士等高知識份子,本來以為畢業之後是一片的光明前途,但沒想到遇到的是難上加難的工作、學貸,甚至就算有了一份工作卻無法和生活打平,而需要第二份收入,”開uber的老師”多麼的諷刺阿,尤其是當他成為廣告詞;本來覺得自己擁有專業的白領階級,或是以為自己可以成為社會上經濟和文化的中堅分子,猛然在月底發現其實已經一腳踏入貧窮線中,該怎麼辦?
特別喜歡這本書談論文化資本的那個部分,包含你要知道帶孩子去哪裡看病、挑選學校、如何尋找資源,這些都是你的文化資本,文化資本則代表你的經濟資本,而經濟資本再回頭來帶動文化資本。
我一直以為我也是中產階級的一份子,但卻對書中的各種情境狀況相當可以理解,甚至其實就發生在我的四周,然後又無力感變,於是持續在被各種帳單追趕,這本書很適合有危機感的父母或是覺得自己快要不行的中產階級閱讀,給予自己更多的憂患意識,多去準備因應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