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0

82年生的金智英 BY 貳團 Abbie

故事雖然平凡,但只要是女性,多多少少都會被觸動到內心深處的某個記憶。
自己第一次知道「兩性不平等」這個概念大約在小三,當時偶然在報紙的一角發現一篇討論的文章。讀完後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衝擊。爸媽只生我一個女兒,在學校成績又很好,走到哪裡都跟隻螃蟹一樣橫行,從來不曾意識到「女性」這個性別原來有這麼多阻力。
長大之後才慢慢意識到,無論男女,都會受到「性別」這個體制的壓迫,整體加減乘除算下來,男性也不見得能占到什麼好處。書的末尾引用Emma Watson的話,「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深感認同。
書中討論到【姓氏】的部分,讀起來非常有感覺。韓國跟台灣一樣,子女的姓氏需要雙方協議,但從母姓的人屈指可數,也就是人的觀念並沒有隨著法律制度而改變。大學在法律服務社時,有個爸爸非常生氣的說他的小孩怎麼能從母姓?問我們該怎麼處理?學長叫我去跟那個人宣導一下兩性平等的觀念,我裝沒聽見,也沒去嘗試說服他,光看到他那氣到漲紅的臉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目前的工作和家事有關,逐漸發現「看似可以協調的」姓氏問題,才是天殺的重中之重,有少年因為從母姓,被阿嬤直接打槍說「你不是我孫子」。也有人為了避免男方搶小孩,把小孩改母姓,結果真的有用!只能感嘆人還是宗族的附屬品,姓氏可以超越性別,甚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