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並非中國現代宗教史的論文,而是訪談報導的集結,如果用學術眼光會覺得沒什麼結構,但可以各篇單獨來看,閱讀起來沒什麼障礙。
本書最主要內容是作者在山西、北京、成都等地的長期調查與訪問。訪談的對象算是多元,寺廟的信徒、幫人處理喪葬的陰陽先生(台灣常見的師公、法師)、基督教徒、禪修人士等等。用旁觀者的角度去描寫近二十年來中國的宗教復甦情況。
中國的宗教本就佛道參雜,加上外來的基督教派,這點跟台灣很像,但中國跟台灣有個最大差異--政治力。在中國有關宗教的事物,背後都政府的影子,有時候隱隱藏在其後,有時候就擺明著出來干涉。
佛、道的情況比較好,雖然在大革命時期被破壞許多,但現在中國政府把它視為文化遺產,並有意藉此來引導民眾,成為幫忙政府的工具。大部分的情況下,各地政府不至於橫加阻攔,有些宗教場所與道具儀式更變成所謂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被重新推廣,變成觀光生財的工具。雖然宗教在政府的定位中有點尷尬,因為共產綁標榜的是無神論,但總之就暫時這樣繼續做。
基督宗教的情況就比佛道辛苦多了,他們受到了中共的監控,中共甚至會直接派人加入各種教會的集會,不佳隱藏,就是讓你們知道我正在監控著你們。對政府來說,基督教是外來宗教,除了會帶來國外的思想之外,基督教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共產黨,更是政府的隱憂。王怡的成都秋雨教會也是本書長期追蹤研究的對象。
作者對於中國宗教與民俗的基礎認識算是沒錯,外國人能做到如此,十分用心。作者沒有對宗教義理做深入詮釋,也保持一定距離不去討論對錯,但作者對於大眾有一種同理與同情。作者在書中有提到法輪功與六四受害者的後代,也有寫道一些神棍亂象(作者並沒有直接評斷是神棍,但看起來就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寫作有其關懷。
對中國現今宗教情況有興趣的人不應該錯過這本書,這是中國如今的芸芸眾生相。不過作者成書於2017,而書中的例子又是更久以前的觀察,已經有一陣子了,許多情況在這幾年改變不少。例如秋雨教會在2018年底被打壓、許多基督教會禮堂被迫解散、2016年後的新疆穆斯林被再教育、近年各種大興土木新建造的佛道建築又因為有迷信之嫌而被拆遷。中國的宗教依舊隨著共產黨的決定而浮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