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BY 壹團 KD 凱達

這本書站在書櫃裡好幾年了,大概是受到反送中運動的呼喚,又興起了翻閱的念頭。

心情就像是:啊...我知道這本書是經典,我知道我應該看不懂,但好像還是該找個時間看看。

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慢慢啃,果然大部分都看不懂。如果想跟我一樣嘗試看看的話,建議可以看 1. 吳叡人老師的導讀〈認同的重量〉, 2. 附錄的〈帝國/台灣〉和〈曼谷遙寄〉。

吳叡人老師的導讀,大概就是濃縮版的全書重點,提綱契領,算是相對容易理解。

不過,深入荊棘叢林還是多少能捕捉到多一點感覺。例如,在民族主義的形成與擴散,語言、印刷、帝國與殖民地的治理,等等社會、經濟與技術因素的影響力。

也由此可以知道,作者在書裡描述、解析這些偌大板塊的功力。

經典大概就是這樣,外行人看不懂,但還是覺得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