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

不存在的3億人:漂流、貧困、難以翻身,中國農民工的掙扎與悲歌 BY 壹團 悅寧

工作已經不可能講究什麼意義了,因為光是找到一個住的地方就耗盡我們的心力了,喬女士這麼說。喬女士是作者訪談對象,喬女士的母親在一胎化政策實施後第二年懷上。喬女士家中的么女,因為她的出生,每個月只賺六十元的家庭,必須付出兩百元人民幣罰金。喬女士的母親常笑說,喬女士是避孕藥的女兒,雖然喬女士也笑著應和,但是她的笑意始終達不到眼裡。

喬女士是單親母親,她的女兒叫做琳琳,作者送其女莉卡娃娃,正當琳琳興高采烈地要拆禮物時,喬女士嚴肅地制止女兒,不要把外盒弄壞。作者推測不要弄壞外盒的意義是在於將此物轉賣,當時日本商品在中國轉售可以再賺一小筆錢,喬女士除了養活自己與女兒,還需要照顧家中兩老,而從事家庭清潔工作的她,可能需要轉賣此物,才能勉強維生。

為何中國農民工們生活貧困,卻依舊願意埋首苦幹,他們的堅毅與寬容從何而來?其一是他們的內心尚存希望,認為明天就輪到自己出頭了,再者是對於目前四十歲以上的人來說,相對於自己童年或青年時期,如今的中國確實比以前更富有,也更進步了。進步,是一個人過得特別好?還是大家一起過得不錯呢?看著中國的社會現象,答案應該不言而喻。所謂的贏家全拿,每個人都想當贏家,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發展愈快就捨棄愈多人,而中國社會只允許一個贏家活下去,那就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