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3
少爺 BY 貳團 Mark黎駿朋
首PO還請多見諒。這是一篇隨筆,含部分心得,寫得比較飛一點。是說,近來重拾讀小說的習慣。 一方面,面對知識性含量較高的課程指閱,漸感吃不消,甚至快失去持續閱讀的專注力;另一方面,發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是太少了。既然出去闖盪的機會少有對我而言是事實,不如,就回到熟悉的文字堆裡,從書中的文字感受這個世界。當我閱讀,我不會遇到費神的應對互動,閱讀節奏掌握在手,令人安定。 以往看的小說以類型小說為主,這次我想脫離舒適圈,看些以前不曾看過的類型,也許是文學。這學期,不定期地跑書店,隨手購入一些「或許算不上『經典』,但至少是名作」的小說。 其中,這本少爺則屬經典。不知道各位對夏目漱石的印象是甚麼?而印象又從何而來?我對夏目漱石的最早印象來自《柯南》某回,犯罪集團盜印一千元假鈔,少年偵探團歪著頭想著這人畫的是誰?上頭不到半頁的圖示簡介著這位國民大作家。依稀記得,裡面提到一封信一封跟「漱石枕流」有關的信……啊,有點離題了!剛剛順手查了查資料,夏目漱石離開千元鈔也有十年了。 書評、簡介,都說這本是半自傳的小說。看到這類號稱的作品,我都不禁在心中打了個問號,原因是這類書中的主角往往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縱使我喜歡這本書,是否仍意味著我不喜歡寫出這本書的作者呢? 呱吉《孤獨的美食廢人EP5:生酮、冰淇淋、與大人的世界》也提過夏目。他在死前,家人不讓他嘗一嘗冰淇淋,不久後死去(這算是一種含怨而死嗎?)。每每聽到這段,總忍不住笑。這軼事流露的性質,恰巧與《少爺》調性類似:一種—如果發生在現實中,明明是悲哀的,但聽起來卻令人莞爾,總給人種弔詭的幽默感。 這本書的主角少爺是一位魯莽的青年。直腸子,不圓滑,也許稱得上一位行動派,但總有種不擅與人相處的彆扭感。 跟我不太像,但他強烈的性格卻,能讓讀者輕易融入他所生活的世界。父母過世,與兄長不合,讀書畢業後進入鄉下的學校教書,正當我以為鄉下純樸而溫馨,就被之後的劇情重重打臉了。 劇情我就不多提了社會險惡嗎?當然險惡! 惡在哪?結構?環境?文化?經濟? 歸結而言,可能還是「人」。 人心惡歸惡,「惡」的概念卻模糊抽象。正如配角「豪豬」,起初被認為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怪人,在誤會解開後又成為主角的同黨友人。 滿口仁義道德的「紅襯衫」老師,實際上卻是詭計多端表裡不一小人。 痾於諂媚者、做表面工夫者、無禮野蠻者……。在夏目筆下,種種醜態在一所鄉下的學校盡出。 社會是惡的嗎?是的,惡的確很抽象,善惡的確無法二分,但是社會的惡意是沒有人能否認的。算是殘酷吧!殘酷地讓人想在社會的臉上尻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