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樺澤紫苑
一、 為什麼應該每天閱讀?
(o)購買一本書,等同購買他人的經驗,價值數萬元:
透過購買書籍閱讀,等同購買他人的經驗。學習一項事物比如臉書經營,原本要花一百小時的試錯時間,但透過閱讀書籍獲取他人的經驗,可能只需十小時的試錯時間,因此可以節省九十小時的試錯時間,如以時薪1000元計算,等同省下9萬元,相較於一本書300多元而言,相當值得。
•二、如何持續每天閱讀?
(o)應用式閱讀vs輸出式閱讀,後者較能持久:
以解決問題或改變自我作為前提閱讀的話,如果無法在一個月後有明顯變化,容易導致挫折感而喪失閱讀慾望
但若是以公開輸出為前提閱讀的話,透過獲得反饋感到快樂,較能夠養成持久閱讀的習慣。
(o)輸出式閱讀的實踐法:
1.名言句摘錄法:透過「引用名言+一句評論」轉貼臉書等社群媒體的方式,讓人輕易就能完成輸出,養成持續輸出的習慣。
2.書評式輸出法:閱讀當天分享心得,隔天才寫正式長篇書評,因為當天常常只能寫出「真棒」、「令人感動」等情緒用詞,隔天較能寫出有深度的書評
(o)目的地讀書術:閱讀一本書時,先翻閱目錄,跳至最想知道的章節閱讀,不必逐字逐頁閱讀。此種方法,學習動機高,領悟吸收力強(因人的記憶力對最前或最後五分鐘記憶最深刻)。
讀書如同通勤,先決定讀書目標(學到什麼、多久讀完)和方式(精讀、細讀),能提升閱讀速度、學習效果
三、如何買書及選書?
(o) 全年預算閱讀法: 事先設定好購書預算(例如一年3萬6000元),大量購書,遇見全壘打書籍的機率會大幅提高。購買一百本書籍,只要遇見十本全壘打書籍就值得,所以不要單獨去想買某一本書是否值得。
(o)喜好書籍閱讀法
從喜好的書籍開始閱讀,有助培養閱讀習慣。買完喜好書籍的當天或隔天讀完書,可以處在充滿多巴胺的狀態下,提升對該書的記性。
【小結】:本書作者樺澤紫苑醫師是日本有名的閱讀實戰家,在醫院看診,日更youtube及臉書,每個月讀三十本書,每年出版三本書,因此他出版的同類型書籍引起我的相當興趣。其中他所提及的買一本書等同買一個人的經驗,以及快速輸出閱讀技巧等,令我有所啟發,推薦給對閱讀技巧有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