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大師金盆洗手從良後寫的專書,羅列各種詐騙手法,提醒人們拉高警覺小心應對。
人們為了搞詐騙而花招百出,廣度深度真是嘆為觀止...
舉其中一小段很傳統的、關於「電話」的部份為例:
=====
很多一撥通就掛斷的電話,其實是用程式自動依照流水號撥打的,目的是蒐集有在使用中的號碼,紀錄到名冊裡。(為何電信業者會放任程式自動電話呢?一個原因是這些電信費的收益挺可觀...)
有了名冊,之後就是人工撥打進行詐騙。常見的手法像是佯裝成國稅局、警察局、社服機構、彩券商、客服等等,進行話術詐騙,或套問出敏感資料(強化名冊,或進一步用來在銀行、電信公司等通過被害者的身份驗證)。
詐騙話術會動用到稀有性、急迫感、建立信任、諂媚語氣、恐嚇威脅等等手段交錯使用,動搖被害者的情緒,卸下理智。
如果看到不認識的號碼來電,最好連接都不要接。 (如果接了,首先可能就會被紀錄進名冊裡,接到更多詐騙電話。)
響一聲就掛掉的,最好別回撥,可能是來自通話費用天價的國家地區。
接起來後,最好也先別出聲,避免聲紋被紀錄,拿來進行潛在的身份盜用犯罪。
一旦在對談中查覺到有異,就該要立刻掛掉電話,別不好意思。拖愈久愈容易被話術動搖陷進去,沒完沒了。
來電顯示號碼也不可信,很容易造假。(詐騙犯隔著電話佯裝是客服或社工,經過幾百次撥打訓練後是相當容易的事。)要儘量存疑心,手動查詢該組織的電話號碼,主動撥打過去查證是否真有此事。
======
很多詐騙手法都亙古彌新,而且也會隨著科技進展而不斷被開發出新的詐騙手法。(書中也有關於網路安全、社群網站、交友詐騙、虛擬貨幣等的章節)
詐騙可能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伴隨著直到人類滅亡的那一天,詐騙案才會跟著消失。
我覺得隨著每一個人年歲增加後,積蓄資產有所累積,被收集記載在名冊裡的資料也愈加詳細(大概沒啥個資或資料庫是黑客久攻不下的...),一定會更高頻率地被針對性設計話術、情境發動詐騙,務必要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