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妳一生的預言 BY 貳團 Kevin

又一本讓我拖了至少6個月的心得,我發現越是精彩經典或是想要好好寫心得的,就會受末期拖延症所苦。

這本的作者光看獲獎紀錄,比眾所皆知的科幻小說家如威廉吉布森、艾西莫夫、勒瑰恩等人都還厲害,他一手包攬了所有科幻重要獎項,當然光是用獎項說明不足以代表什麼,我非常推薦各位直接翻開他的作品。

第一篇就完全震撼了我,同名短篇小說,以一群外星生命造訪地球為開端,訴說一個語言學家在學習外星語言的同時,思考型態也跟著完全改變。我從沒有想過可以用這樣全知全面的角度撰寫小說,甚至是對七腳族語言的描寫,引用了數學理論,比起速率等因果關係,他們更能瞭解費馬定理這種預先設定好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原則,這根源於他們的思維是全知型的,他們使用的語言在落筆的瞬間就決定整段話語(以巨大的符號方式構成)。
翻譯成白話一點,他們已經看到生命的終點與未來。
這篇小說厲害之處在於,不僅僅是科幻邏輯的展演,如同標題,這更是以女主角對女兒深厚的關愛構成的。能想像一個母親在孩子尚未誕生時就已預知到她將死去,這是多麼悲傷的事啊。
雖然我也暴雷得差不多了,但我真心推薦這篇短篇。

其餘短篇也十分精彩,〈巴比倫之塔〉以神話為根源,卻模擬了一個龐大建築上所具有的各色生態。〈智慧的界線〉則是老套地寫人類擁有高等智慧後的故事,卻不落俗套且非常邏輯地寫出兩個高智慧人類的對決。這篇裡面我特別感受到語言的狹隘,對我們凡人而言語言是需要順序且粗糙的物質,如果提升了感知能力、提升了每個瞬間能攝入的資訊量,文字及語言就會失去其精準。
〈七十二個字母〉讓我在重新翻閱時想到了剛看完的《屍者的帝國》,操控不用薪餉的人偶一向是資本家的夢想,而這篇科幻作品巧妙地有動作小說的味道,卻又扣回來永恆的幾個命題之一:階層的壓迫。
〈上帝不在的地方叫地獄〉則是我第二喜歡的短篇,虛構的世界觀裡天使會下凡,同時帶來少數的救贖與絕大多數的破壞與死亡。此故事裡天堂與地獄都確實存在也偶爾能被觀測到,主角深愛的虔誠的妻子死於天使下凡,他想要找出原因,並解決自己的困擾。
在後記的故事點子裡作者寫到靈感來自約伯記,但他不滿的是:「神最後竟然獎賞了約伯。……上帝為什麼要把財產還給約伯?為什麼故事的結局如此美滿?善並不一定有善報,壞事同樣會發生在好人身上,是這部典籍最重要的訊息之一。……在我看來,《約伯記》沒有足夠的勇氣傳達這個信念。倘若作者真的想告訴人們善不一定有善報,那麼,這個故事不是應該以約伯一無所有作終嗎?」
是的,真是惡毒但也真是真實到可怕的想法,所以這則故事就是則現實裡常常見到的折磨——我付出了一切,最終一無所獲。

回到結論,我想這部短篇集不只是作為科幻小說具有很高的地位,作為小說,它毫無疑問是一篇又一篇兼顧理論與情感的平衡作品,幾乎沒有不合理的自圓其說,幾乎沒有巧合,就是紮紮實實以結構與角色的悲傷對讀者施予重拳,直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