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群友的心得分享,讓我有機會認識和閱讀此書。
還記得多年以前,台灣部落格漸漸開始興起食記的風潮。記錄下一間間餐廳內食物的風味、裝潢、價格與推薦,從單純的分享,到後來甚至成為有供給和需求的產業。除了這種紀錄吃食經驗的食記外,還有分享自己下廚經驗/簡單食譜的食記。
我個人是由此愛上食物的,因此看到此書的簡介便讓人覺得心動,有一個外國人,在述說她如何愛上中式飲食,這會是怎麼樣的過程呢?翻閱前不禁開始期待著。
這本書和網路上那些食記最大的差別在於角度和熱情,你可以在書中看到,僅僅從口感和各式的名詞(材料/切法/菜名)就帶給作者層出不窮的驚喜和刺激。而從作者仔細描繪食物的部分,你能真實地感受到她的確對中國食物有無比的熱情和愛。和一般食記總會出現的「好吃」「Q彈」「入口即化」,這些空洞的描述截然不同。
我得好好感謝有此書,在愛上食物後,多年前我有很長一陣子不愛食物。覺得就只是進食,對食無毫無熱情以及食欲。每天沒有特別想吃什麼,甚至感到餓時也只是填飽肚子。透過此書,笑看作者過往故事的同時,也不禁讓我回想到當初怎麼會喜歡上食物這件事。
其中特別喜歡這一段話,「老一輩的可能沒辦法提出什麼數字或實證,但他們確實是了解飲食均衡的大師,他們知道發生某種病痛的時候應該要吃哪一種東西,也會根據季節與年齡調整飲食內容。」看我已過世的奶奶也是這麼樣的生活方式,現在過於便利的外食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取得食物,大家好像也都忘了這種生活方式,而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看到這裡,讓我找到新的,想學的事物。